许孩子一个未来 合阳县凤凰路小学建校以来工作走笔

渭南日报 2020-07-01 02:47 大字

本报记者 姚二曼 郭洁

万众幸福苑是合阳县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小区。为了解决万众幸福苑及附近群众的教育问题,合阳县委、县政府在财力不宽裕的情况下,投资1.5亿元,于2018年开工建设了合阳县凤凰路小学暨少年宫,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加快建设进度,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建成了一所现代化的小学。如今,该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现有学生87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81人,包括万众幸福苑贫困学生79名,彻底解决了搬迁贫困群众子女上好学的问题。

作为学校第一任校长李洲爽,去年2月上任之初,就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校建设与管理中,确定了凤凰路小学的教育使命:“许孩子一个未来。”并将这七个字镶嵌在了教学楼的最高处,时刻提醒着每位凤小教育人要身体力行,践行承诺。

以字育德

6月23日,记者漫步校园,红墙绿树,干净整洁,不时有琅琅的读书声传来,让人心旷神怡。而校园里面,还有一道更美的风景线“藏”在每一个教室门前。

在李洲爽的带领下,记者看到,每一个教室外面的墙壁上,都挂有一块“师生同行、书写人生”的展板,上面整齐地张贴着各班老师和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一张张规范漂亮的书法,令人赏心悦目,有的刚劲有力,有的优美漂亮,还有的娟秀可人……上面还有任课老师用红笔做的点评。

“这是凤小每一名学生的必修课。”李洲爽校长有着30年的一线教育经验,他认为写好字对一个学生的影响是深远长久的。在学生时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有助于未来的学习,还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德。建校之初,李洲爽便在全校倡导“以字育德”,将书写作为“德育”的主要抓手,由党支部书记张卫京亲自抓,成为学校的一门特色课程,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考核奖励方案,将“以字育德”效果落到实处。

上午11时20分,五年级一班教室,一堂习字课正在进行。伴随着电子白板上播放的书法讲解,学生们坐姿端正,握笔规范,一笔一划跟着练习,侯晓艳老师巡回指导,不时纠正一些错误的双姿和笔画。侯晓艳老师说,“部分孩子之前握笔姿势和书写坐姿都不规范,作业书写也较为凌乱”,这也是她刚带班时最头疼的问题。但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练习,孩子们的坐姿和握姿基本上都规范了,现在的作业书写规范、干净整齐,一些进步快的学生,书法的基础也慢慢训练出来了。

“现在随便拿出哪个学生的作业,都是整洁干净的。”侯晓艳老师自豪地翻开学生们的作业,展示给记者看。“我们班的张智鑫,以前作业上全抹的是黑疙瘩,字迹潦草不堪,你看看现在不光是作业写得认真了,行为习惯都好了很多。”

像五一班同学这样潜移默化的转变,正在全校学生中发生着。“让每一个学生从入校到毕业,坚持六年时间写好字、养好德,没有一整套完善的评价考核机制,是很难做得到的”李洲爽说。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字育德”评价考核小组,新入校学生,都编有一个“以字育德”学号,学校只能出现两种笔,一至二年级学生用木质铅笔书写,三至六年级学生全部使用钢笔书写。评价考核小组对全校学生的期中、期末卷面、作业书写、书写双姿、书写质量进行有层次地考核评价,对每月的展板进行选评等,考核评选出的“以字育德”优秀师生表彰奖励,优秀的试卷和作业将在全校集中展览。

“小荷才露尖尖角,以字育德立上头”,只要马不停蹄,勤练不辍,终会达到理想彼岸。

守护之旅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孩子们正常的学习步伐,老师们变身主播,线上教学;而无法外出的家长,和孩子处了一个最长的假期。这个假期注定会在凤小孩子的心中留下难忘的记忆,这场“守护”之旅,也让一些细微的改变正在发生着。

“我愿做你们的小太阳,温暖班里38个孩子的心,驱散你们前进路上的阴霾”这是四年级老师张红疫情期间写给孩子们的一段话。

张红既是班主任,又是语文和英语科任老师,不仅每天通过班里微信群询问学生身体状况,她还担心孩子们习字课没有指导能不能好好写字?就在网上给一个个生字找到按笔画的书写动画,发给孩子们;英语课单词、句子的正确发音,孩子读的准不准?她在微信群开展英语朗读盛宴,一个一个单词、句子进行规范朗读。

“用爱的课堂,感染每一颗幼苗。”毕业班数学老师同娟说,“我愿意为我的孩子们不断去学习,去快速成长。”担心孩子听不懂或没有用心听讲、害怕网络卡顿?她搜索优质课件,网上下载优质微课、结合学情特点,针对每一章重点进行细致揣摩,看到孩子们积极地互动,遇到问题及时提出见解,让电脑前的她感动满满。

疫情期间,正是有了很多像张红、同娟这样的凤小老师,他们在“云端”守护着每一名孩子,才保证了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没有一个孩子掉队。

屏幕这一头连着老师,另外一头连着学生和家长。

凤小的孩子,有半数以上,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很多家长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外打工,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短,长期缺席了孩子的教育。

“我们想借着这个假期,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除了定期召开网上家长会,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外,还在学校公众平台开设家长课堂,推送了40多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并在线上分享了一些家长感言。”李洲爽告诉记者,复工复产后,一些家长又外出打工了,但明显的变化发生了,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多了,有的家长也会为了孩子一道难解的数学题,不断询问老师。

完整的教育离不开老师,更离不开家长。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当天,凤小召开了建校以来最隆重的新队员入队仪式暨教育教学表彰大会,站在台上领奖的有线上教学的优秀老师,有被评为线上自主学习之星的优秀学生,还有首次被请来接受表彰的80名尊教重学好家长。

“学校给家长颁发奖状,感谢家长在疫情期间的积极配合,这还比较少见。”手捧奖状和奖品的一年级六班学生家长刘文娟有些难为情,这本来都是家长应该做的,她很感谢学校给予自己的肯定和鼓励,表示以后要多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五年级二班家长张银萍难掩激动,平时工作的缘故,一家人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相处了,反而是隔离期间,在家陪着孩子学习,让她体会到了亲情的美好,感叹以前为孩子做得太少。

“我们把家长请上台,就是为了激励更多家长,参与到孩子教育当中,希望这些细微的变化,日积月累,终将成为改变很多孩子未来的重要因素”李洲爽说。孩子是泥土里的一粒种子,一粒种子是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还是在泥土里腐烂埋没,不仅靠的是自己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更需要家长和老师们的耐心守护,定时浇水、施肥,才能让每一颗种子都能生根、发芽、长大。

爱洒校园

那经常低下的头,那总是胆怯的眼神,像烙铁一样印记在我的心底。怎样才能让阳光照进孩子的心里?这个叫小博的男孩,因为母亲常年有病不能下床,父亲经常在外打工,长期缺乏关爱与监管,养成了不讲卫生、作业不能按时完成、饮食不规律等一系列成长中出现的问题,这让帮扶老师徐艳丽打心底里着急。

除了教育三扶“四个一”:每天1次作业辅导,每周1次励志教育,每两周1次兴趣培养,每学期1次生活资助外,徐艳丽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小博。课堂上,鼓励他发言;做作业时,监督他改正;隔三岔五地提醒他洗手剪指甲;遇到困难时一再叮嘱他要先来找老师。

小博的脸上慢慢有了笑容,生活中有了朋友,课堂上渐渐举起了小手,这一切一切的改变,徐艳丽看在眼中,暖在心里。她坚信每一次的帮扶都是生命在蜕变。

这样的帮扶故事,在凤小多得数不过来。这里的每个老师至少要帮扶4名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生。

在一次学校举办的“让爱洒满校园”为主题的扶贫故事分享活动中,一个个曾经不为人知的扶贫故事被纷纷挖掘出来:

一年级四班小旭阳,父母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父母很少过问他的学习,孩子经常上课走神,老师段远东为他特意选了一个好“对子”,让同学带着他学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模式;

三年级小蕊蕊,音乐老师刘昕雨觉得她就像一个折翼的天使,家境贫寒,过早承担了生活重担,但依然善良努力,勤奋好学。由于长期生活的环境,小蕊蕊性格比较内向,刘昕雨老师小心翼翼地关心守护着她,慢慢引导她健康快乐成长。

通过教育扶贫,老师们走进了一个个家庭,也走进了一个个孩子的心灵,让折翼的天使再次翱翔蓝天,让孩子的天空不再飘雨……老师们坚信:爱到深处花自开。

■记者手记:

坐在采访回程的车里,我默默地梳理着今天的所见所闻:这只是一所成立不到一年的新学校。但我看到了,一个有理想、有头脑、有干劲的领导班子;看到了一群热爱孩子、尽职尽责的老师;我也从孩子们习字时脸上坚毅的表情,看到了他们多彩的未来!

新闻推荐

吾心安处是故乡

孟渭泰我出生在渭南市临渭区,童年是在合阳县黑池镇幸福村和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1972年回到父母身边,在渭南市临渭区度过...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