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祥:左手写出新生活

渭南日报 2020-01-24 00:44 大字

本报记者 白冰涛 见习记者 王彤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忙碌了一年的人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1月14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合阳县黑池镇五丰社区,见到杨宗祥老人的时候,他和儿子正忙着扫房,老伴和邻居在厨房蒸年馍,欢声笑语不时从屋内传出。

“要不是扶贫干部圆了我的文学梦,帮我脱贫,我哪能有现在啊!我现在日子好着呢!”杨宗祥高兴地说。

71岁的杨宗祥曾是村里的贫困户,致贫原因是右手残疾。2018年,当扶贫包联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王锋到杨宗祥家走访调研时,他的一句话让在场的扶贫干部十分惊讶。

“老人说吃喝不用管,想出一本自己写的书。”王锋回忆说,杨宗祥当时叙述了写书经过,还拿出了手稿,有半尺厚,25万余字。

右手残疾、出书、25万余字、年近七旬的老人,当这些词语串联在一起时,将会产生什么故事呢?

时间拉回到1969年11月18日,本来杨宗祥第二天就去参军了,谁知在告别生产队最后一刻的劳动中,他的右手被铡草机无情地夺去了。

想死!这是杨宗祥当时最多的想法,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从高峰瞬间跌入低谷。这时候,书给了他力量,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励志故事让他心里逐渐恢复平静,开始正视自己的人生。

当兵梦破碎后,杨宗祥的文学梦开始萌发,正如“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为了维持生计,杨宗祥养过猪,放过羊,还收过十多年破烂,日子总是过得紧紧巴巴,但是有梦就了不起。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那一本本文学巨著总会带来慰藉。他尝试用左手写字,起初用粉笔在地上写,一笔一画,一写就是几小时。半年后,杨宗祥可以熟练地写粉笔字,后来写水笔字,还尝试创作诗词。即使在收破烂时,他也会带上本子和笔,看到好对联,他会抄下来;听到一段奇闻轶事,他会记下来。经年累月,素材积攒了数十本,写书的意向油然而生,愈发强烈。

2014年,杨宗祥开始写书。那时,他还是村上的通讯员,又负责管理农家书屋,写书主要在晚上,白天一有闲工夫,还会对文稿打磨再三。一千多个昼夜交替,《戊戌外事》在他的笔下日渐成型。

“听到老人的经历后,我们决定帮他圆梦。”在王锋等同志的积极协助下,杨宗祥的长篇小说《戊戌外事》在2018年5月顺利出版。这一年刚好也是戊戌年,杨宗祥的文学梦终于圆了,也脱贫了。

对于杨宗祥出书一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史耀增评价道:“这是合阳农民作家群中,继王智民的《柳树街故事》和姚顺康的《多彩人生》之后又一部力作,是合阳文坛的一件喜事、盛事。我敬佩宗祥坚韧不拔、锲而不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出书给了杨宗祥莫大的能量,他像变了个人似的,整天乐呵呵的,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正如他在《戊戌外事》前言部分写的那样:身体的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一种奋斗的精神;只要有梦想,通过努力皆可实现。

2019年,杨宗祥又写了几篇短篇小说,反映改革开放后的新变化。提及未来,他自信地说:“我还要继续写下去,弘扬社会正能量,希望大家能从我的作品中得到收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新闻推荐

合阳百良派出所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宣传活动

阳光讯(记者李保锋通讯员高锋文/图)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按照渭南市合阳县公安局《机关队室包联派出所工作制度...

合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