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如昨的往事(下)
魏志强
(上接10月14日《财经周刊》4版)
当时城关信用社除营业室对外营业外,还分别在西大街、北大街、东大街、东街停车场、合阳第二煤矿设立了5个分社。我们虽然吃住在一起,却在不同的地方上班,我被安排到西关分社。那时候每个进单位的新人都要由师傅带着,办理业务的时候由师傅站在旁边指导着,每办完一笔业务,师傅都要仔细检查一遍、复核一次。与我一块上班的是原西街信用站会计,大家亲切地称他“郭师”。郭师可以说是我踏进信用社大门的第一任师傅,也是我的领路人。
那时候业务种类少,最麻烦的业务要数计算定期存款利息了。定期存款有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八年期的,有的存期内利率经过多次调整,有的存款金额有零有整,对于我们这些珠算基本功不过硬的人来讲,每每碰到有客户支取或转存定期存款就感到头疼,一般利息要计算好多次,好在那个时候业务量较少、办理业务的客户不多,要是放在现在,客户等候的时间太久,肯定免不了要被投诉。
郭师常常督促我熟背财务会计制度相关内容,还陪着我一起背诵“收款业务先收款后记账、付款业务先记账后付款,转账业务先记付方后记收方……”等财务会计规定;指点我分类清点、挑拣库存现金。先按票面分类,再将每一类的票面按新旧、正反挑拣好,对卷角的要细心用手捋展,将足100张的一把弄整齐用纸绳子扎紧,还要放在座位上,坐在上面压平整,再放进保险柜里,对不足100张的写个纸条表明张数,用夹子夹起来放进钱箱子里;他陪着我背诵珠算口诀,耐心讲解打算盘的姿势和手势,手把手教我练珠算;指导我记分户账、记总账,扎账、核对账务、填制报表、装订传票。
就拿装订传票来说,也不像现在用装订机装订那么简单。过去装订传票时先将传票按会计科目分类,登记封面封底,将传票左侧胶粘的痕迹用刀子刮净,弄整齐,再用两个铁夹子夹在传票中间,还要用绳子将两个夹子绑牢,再将这本传票放置在木板上,用钉子在传票左上角打两个眼,用农村妇女纳布鞋用的针穿上线绳子顺着事先打好的眼上下左右穿梭,然后将两个线头绑死,再将线头用钉子塞进其中的一个钉眼里,糊上封条,这样装订出来的传票既整齐、又紧实。
更让人值得回味的是他还给我教一些工作之外的知识。如明朝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唐太宗李世民的《百字箴》、清朝钱德苍的《解人颐》,就是那个时候背熟的,“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二十四节气歌等也是那时候记的。他教我从紧握拳头的指根凸凹部位看一年12个月份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还教我从食指和小指指头和关节以及中指、无名指指根、指头共十二个部位,顺时针确定子、丑、寅、卯……十二属相的位置,逆时针数算出其他属相今年的岁数……他的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深深植根在我的记忆里,是永远也无法抹掉也不舍得忘掉的珍贵记忆。
下班后我们又聚在了一起,社里的主管会计常常利用班后组织大家学规章制度、学业务知识,练点钞、练珠算,给我们出计算利息、记账、科目核算的题目,还经常进行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测试。有时,我们会一起下象棋、下跳棋,一起听录音机、看电视、看电影、看录像,偶尔还一起外出吃夜餐。其它时间就是看书学习。清楚记得,信用社工作总结都是主任亲自写的,写好后让我誊一遍,我在誊的过程中,反复品读,对主任敬佩的同时,也油生了写作的想法,立马去书店买了《应用写作》《财经应用文写作》等工具书放在床头,先从书本上了解掌握各类文体的格式、写作要领、注意事项,再慢慢动起手来。
我是1989年2月离开城关社的,虽然在那里工作生活只有一年零八个月,但那里是我迈入社会的起点,那里有我太多太多的记忆……
(作者系合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员工)
新闻推荐
魏志强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的很多事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但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记忆犹新,仿佛如昨,倒像是时间过得越久回忆才愈发...
合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