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种 新希望 黄土地里的“合阳红薯”
▲合阳红薯参加“亿丰年”杯高产高效竞赛。
“我这北雷红看着比你的好,今年薯王肯定是我的”。“你别高兴得太早,我这是新苗子”。脱贫户党茂发和党三奎边往地头走边呛着对方,丝毫不作退让。今天是合作社为他们约定比赛的日子,就是要看看谁家示范田里种出的红薯成色更好、产量更高。
党茂发和党三奎是陕西省合阳县黑池镇西休村的农民,祖上三代都在种植北雷红红薯。今年初,党三奎通过自己所在的曙光红薯专业合作社引进了新薯苗,并采用黑膜覆盖技术进行栽培,他对自己夺魁也是信心满满。
“救命粮”北雷红红遍三秦享誉西北
党茂发口中的“北雷红”,又称“秦薯三号”。上世纪60-70年代,为解决口粮不足,产量较高的北雷红红薯栽培遍及合阳全境,一度成为三秦大地上的“救命粮”。
合阳独特的地理特征符合红薯喜温暖、耐干旱的生长特性,从而使该区域内所产红薯口感干面香甜,生吃香脆,又富含多种维生素以及钾、硒、钙等10余种微量元素,因此被誉为“薯中极品”。合阳红薯又因其薯皮紫红色,薯肉淡黄,形态苗条匀称,被大家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红薯”。产品多以鲜薯运往西安、甘肃、新疆等地,近年来也畅销北京、上海,销量独占我国西北市场鳌头。
科技护航树立红薯产业地方标准
在红薯产业发展中,合阳县农技中心主动扛起了发展大旗,组建技术团队,研究推广实用技术。1996年,红薯地膜栽培试验成功,平均亩产实现1760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2017年,合阳又将滴灌技术应用在红薯生产上,使平均亩产达到了3750公斤。2018年,在全国甘薯高产高效竞赛中,合阳示范地亩产高达5320公斤,获得竞赛组两个奖项。
“向科技要生产力,不断提升合阳红薯的产量、质量。”合阳县农技中心副主任王巧云告诉记者,中心还先后与甘薯专家及科研团队展开深入合作。先后引进18个新品种,开展了品种比较、栽培模式、肥效对比、沼肥应用、生物防治等一系列综合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鲜食蒸烤型、淀粉加工型和特色保健型三类8个主要品种,推广栽植后收到较好的效果。脱毒壮苗、配方施肥、覆膜滴灌等十余项高产栽培技术在合阳及周边得到普遍应用。其中地膜覆盖技术流程最终被认定为渭南市地方标准。“下一步,中心将加强联合产业园区,扩大推广标准化高产技术,加快产业规模发展。”合阳县农技中心主任王亚生说,他表示今后还要在提升产业、保护种源资源和绿色发展上下足功夫。
合阳红薯助力脱贫攻坚壮大集体经济
今年年初,陕西省合阳县作为国定贫困县先后通过省级评估和国家评审,顺利实现整体脱贫。红薯产业作为当地脱贫攻坚主导产业之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们准备投建一个年产200万斤淀粉的加工厂,深化红薯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合阳县曙光红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秦艳军满怀信心的表示,要为薯农提供从育苗、技术、农资、销售到深加工的一条龙产业服务链。该合作社从建园至今已带动181户贫困户发展红薯产业,同时吸收75户园区务工,实现了人均每年15000元到20000元不等的收入。
合阳县农技中心还与陕西秦辉薯业公司、新池镇南沟村合作建设高产栽培示范园,按入股土地、劳务用工、资金使用和村集体提留的“3331”占比模式分红,助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不返贫。
2015年,“合阳红薯”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该县紧抓这一发展机遇,先后建成以黑池镇申庄村、西休村、南社村为主的6个千亩有机红薯示范基地。同时利用各种展销、博览会、举办红薯文化节和全国红薯擂台赛等机会对外宣传推介,不断提升合阳红薯品牌影响力,红薯产品也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人们的欢迎,产品远销迪拜。
“要通过科技推广,提升品牌质量,进一步擦亮‘合阳红薯’这块金字招牌。”合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万民表示,今后会通过“科技下乡”“两团三队”等多种方式,强化与薯业专家和技术领先企业的合作交流,将先进的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于合阳红薯生产的各个环节,以科技助推产业大发展。
(马秀珍 李向南 本报记者 王卫洲)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杨月锋通讯员白淑庆)为深入推进省级禁毒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高全县中学生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和水平,筑牢校...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