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村的新生活
■吉宏伟
今天难得有半天清闲。路井镇史镇长打电话邀请采访报道以新民村为代表的“三变”改革。
2007年的时候,我在新民村做了半年包村干部。新民村在我的印象中是产业兴旺、人民勤劳、致富有方、不讲卫生。“新民村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在村里吃饭。”是当时路井镇机关干部对新民村的普遍认识。
记得初到新民村,正是春季植树造林的季节。村口的小学校门口是一大片荒地,在荒芜的草木和垃圾堆下,新生的野草萌发了点点绿色,巷道两旁到处都是粪便,群众养殖的家畜在巷道、院落里逍遥地徜徉,大门口和庭院都不带扫的。噢,当时还没有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的提法,甚至都没有清洁工程的提法。只是田野里一切都井井有条,庄稼一丝不苟,在全镇乃至全县率先发展的红提葡萄摇曳着嫩绿的新叶,在春风中舞动,舞动着全村人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史镇长的电话,勾起了我对新民村淳朴民风的眷恋。这个全县最大的移民村,号称村民来自九省十八县。正是因为这种来源的复杂性,给了新民人最大的包容性。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包村干部,简单而繁琐的工作就得到他们最大的支持。因为是移民,条件好谁愿意背井离乡?赋予了新民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当时新民村首创的无籽西瓜套种棉花,效益喜人,新民人的收入可以说是领先全镇的。但只要是农闲,只要有零工,不论收入高低,他们都愿意干,从不眼高手低,这是保证小康的品质。
约了渭南日报的王站长,决定去新民村走走。有了专业的大记者,宣传就不用操心了,我此去只为乡愁。
一到新民村,我大吃一惊!原来的小学校改造成了社区服务中心,新民社区服务中心的牌子在艳阳下熠熠生辉。社区前面是文化休闲广场,硬化、绿化、文化三化齐辉,健身、集会、娱乐三功一体。最最主要的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我没有急着进村委会,也没有急着与村干部、我当年并肩战斗过的兄弟们叙旧,而是连续穿过几条巷道,想寻找那种脏乱中洋溢着乡愁的旧时风光。然而我失望了,每一条巷道都干干净净,每一家门前都干干净净,巷道全部进行了硬化,门前统一实施了绿化,路灯杆子像标兵一样挺拔。
看巷道里没有找到逝去的记忆,我又敲开了几位老乡的院门。想看一看,院子里是否还有饭菜香味混合着畜禽粪便味的特殊味道。连续几个院子参观下来,每一户都干净的一塌糊涂。我欣慰,又有一点淡淡的惆怅。欣慰的是新民人的生活习惯真的变了,现在的新民村美得就像一座花园,谁再给我讲新民人不讲卫生,我真跟谁急。惆怅的是,总感觉农村没了原来的味了,农村人习惯了城市一样的生活,乡愁还在吗?
从村子里出来,我决定去地头转转,正好村委会东边就有一片葡萄园,我看到有人在地里干活。走近一看,这分明不是一家一户在干活,明显是集体行动。刚好有个熟人,见到我停下手里的活计过来打招呼,问我在哪上班。闲聊中得知,新民村是县上的“三变”改革示范村,现在全村的果园以资产股的形式交由村上的专业合作社统一经营。今天是按照合作社的安排统一修剪,干活有技术员指导,有记工员记工。男劳每天100元工资,葡萄销售后还有分红。所有参加劳动的人,合作社都要进行考核,根据各人特点进行分工,会优先使用长期在家的劳力。因为经常在一起干活,乡亲们的感情都更近了,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了。
回到村委会,王站长正跟村上的干部聊得火热。原村党支部书记,现任村监委会书记张官林一见我就说:“领导多年不来,一来就去暗访,对我们的工作不放心吗?”,我说:“只是想找一下乡愁,却被你和李书记弄没了,不过还是要给你们一个大大的赞”。
原村委会主任,现新民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山峰告诉我:“在合村建社中,将新民、西尚、前进、车庄四个村合并成一个社区。县上、镇上一直在推进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他就想带个头。现在村上环境好了,面貌变了。现在又乘着“三变”改革的东风,要在经济这一块,尤其是集体经济这个薄弱环节迈出关键一步,新民村的新生活会越来越好!”
环境变了,面貌变了,思路也变了,新民村的新生活让我看到了改革开放的方向,也看到了改革开放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的成效,不由得对新民人的新生活生出了许多新的期待。
新闻推荐
阳光讯(记者杨月锋通讯员杜茜文/图)退役不褪色,光荣显本色。为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近日,合阳县城关街...
合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