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御史雷渊 嫉恶如仇,杖杀500犯法豪强

华西都市报 2018-04-07 03:10 大字

抗元战争。(资料图片)

甲骨文“雷”字

大篆“雷”字

金文“雷”字

宋元时期,除同州郃阳县(今陕西合阳县北)雷德骧家族一门“四世五杰”外,在其他地方也出现了一些雷姓名人和家族。如在北方的金国,应州浑源县(今山西浑源县)人雷渊,因铁腕治贪而名留青史,他的儿子雷膺曾在四川做官。在南方的福建,今清流县城关人雷三益父子4人在南宋末年英勇抗元,全部战死沙场;今建瓯市的雷德润家族,精通《周易》,时人称为“雷门易”。

御史雷渊:发现奸豪立予笞杀

雷渊的父亲雷思,进士出身,官至同知北京转运使,有注释《易经》传于世。

雷渊因为是庶出(非正妻所生的儿子),年纪最小,在家中不受哥哥们的待见。

雷渊3岁那年,父亲去世,他在家里更受歧视。7岁时,雷渊开始发愤读书。

因为穷,他穿着破烂,鞋子露出脚趾头,床上连席子都没有。不过,雷渊并不在意这些,经常袒露上身、光着脚丫坐在那里专心致志地读书。

有宾客往来,他都不予理睬,不迎接也不送客,大家都以为他很高傲。只有雷渊的好友商衡为他的行为辩解,并经常周济他。

至宁元年(1213),雷渊考中金国的进士,任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录事(相当于主簿,掌管文书事务)。因卷入名士高庭玉被诬谋反案,雷渊差点掉了脑袋。

后来,雷渊出任徐州观察判官,切实为民办实事,老百姓把他的像画下来挂在家里,以示感念。

兴定5年(1221),雷渊出任英王府文学兼记室参军,后转任应奉翰林文字,授职监察御史。

作为言官,雷渊上疏谈了五大事情,受到金宣宗完颜珣的赏识。

有了皇帝在背后撑腰,加上又是监察御史,雷渊在这个职位上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情来。

雷渊为人刚直,身材高大雄伟,一脸虬髯,面色像关公一样红润,遇到不平的事情,厌恶之情立即溢于言表,有时甚至咬牙切齿地大骂不休。

雷渊曾痛下决心想改变自己,但怎么也改不了。应该说,这与雷渊自幼的遭遇有一定的关系。

雷渊认真履行监察职责,对违法乱纪的权贵毫不避讳,直言弹劾。

他到各地巡查时,发现“奸豪不法之徒,立予笞杀”。

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县),有500名犯法的豪强,雷渊全部予以杖杀,震动朝野,人送外号“雷半千”。

雷渊由此遭到豪强们的嫉恨,豪强群起攻之,雷渊被罢免官职。

数年后,经宰相侯挚推荐,雷渊被起用为太学博士、南京转运司户籍判官,后进入翰林院任职修撰。

48岁那年,雷渊突然得暴病而死。

雷渊交往广泛,权贵、布衣、名士,都有来往。在京师的时候,家里宾客盈门。尽管雷渊家里不富有,但他对待宾客从来没有怠慢过。

雷渊学问广博,文章师法韩愈,做诗受苏轼、黄庭坚影响,追求新奇。他撰写的《祭高献臣文》,用词高古,曾传诵一时。

他的书法也很有造诣,喜好收藏古人书画。他的诗收入《中州集》有30首,《归潜志》中也收集有他的作品。

雷渊儿子雷膺:严禁百姓为奴

雷渊的儿子雷膺,雷渊去世那年才7岁。

母亲侯氏带着雷膺回到浑源老家,以纺织为生,供雷膺读书,非常艰辛。雷膺与雷渊小时候的境遇差不多。

雷膺继承了父亲勤奋好学的优良基因,对母亲非常孝顺,远近闻名。

蒙古灭金后,浑源成为元朝的领土。元太宗窝阔台在位期间,下令各地设科选试,20岁的雷膺被选上,由此开始进入仕途。

丞相史天泽坐镇真定时,征召雷膺为万户府掌书记。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任命雷膺为大名路宣抚司员外郎。

中统2年(1261),雷膺成为翰林院修撰、同知制诰,兼任国史院编修官。

3年后,雷膺调任陕西西蜀四川按察司参议。

至元4年(1267),忽必烈派兵进攻四川,雷膺“佩金符,参议左壁总帅府事”。

回到京城后,雷膺出任监察御史。历史总是如此的惊人相似,他的父亲雷渊在金国也曾任此职务。

雷膺像父亲一样,以“正君心、正朝廷百官”为言,刚直不阿,不畏权贵。

至元11年(1274),雷膺被加授为奉议大夫,佥河东山西道提刑按察司事。3年后,进朝列大夫、山南湖北道提刑按察副使。

当时,元朝刚征服江南,各大将领为扩大战果,强行把很多百姓沦为奴隶。雷膺严令禁止,使得数千人还籍为民,避免了更为悲惨的境遇。

至元23年(1286),还在为母亲居丧的雷膺被起复为中议大夫、江南浙西道提刑按察使。

当时苏州、湖州洪涝成灾,庄稼没有收成,百姓没有存粮,闹起了饥荒。

雷膺请求朝廷拨发20万石米赈灾。江淮行省认为20万石米太多了,想扣留三分之一。雷膺对此坚决反对,最终把米全部下发给灾民。

62岁那年,雷膺退休。至元29年(1292),雷膺被征拜为集贤学士。

元成宗即位后,召集退休故老咨询国政,雷膺提出的多个建议受到肯定。

大德元年(1297),雷膺因病去世,享年73岁,被追赠为通奉大夫、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冯翊郡公,谥号文穆。

雷膺的儿子雷肇,官至顺德路总管府判官;孙子雷豫,官至南阳府穰县县尹。

雷三益父子四人抗元,全战死

南宋末年,因为抗元,出现了许多名留史册的英雄人物,其中包括今福建清流县城关人雷三益父子4人。

《清流县志》记载,雷三益身材魁伟,臂力过人,智勇双全,在当地很有名气。

景炎元年(1276),文天祥进入福建汀州(州治在今长汀县)招募抗元义兵,雷三益带领雷丙、雷戊、雷庚3个儿子应召入伍。

随后,雷三益父子跟随文天祥开展抗元斗争。

最初,文天祥坐镇江南,指挥抗元,收复数十个州县,对全国抗元形势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景炎2年(1277)七月,元朝调集40万大军前往镇压,文天祥的大本营、今江西兴国县城遭到突袭。

文天祥只有5000人马,在方石岭与元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遭遇战,抗元大军损失惨重。

景炎3年(1278)十二月的一天,文天祥的部队正在今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境内的五坡岭埋锅做饭,元军突然而至,文天祥被抓。这一战,文天祥的部队几乎全军覆灭。

雷三益父子在哪次战斗中全部阵亡,目前的资料都没有记载,不得而知。

但可以推断的是,雷三益父子牺牲的时间应在1277年7月或1278年12月的这两次战斗中的一次。

在清流县七星岩景区,有一个景点叫石壁羊道,民间传说与雷三益有关。

一次,雷三益带兵抗击元军,结果寡不敌众,被元军追杀到七星岩石壁,后无退路,前无去路,情况危急。

突然,林中跳出一头岩羊,从悬崖上疾行而去。雷三益等人紧随其后前进,甩开了元军的追赶,化险为夷。

如今,石壁上仍有一个个羊蹄印,据说就是当年引领雷三益等人脱险的那只岩羊留下来的。

雷三益父子死后,清流县当地人为纪念雷三益,为他修建专祠,春秋两季祀奉。

雷德润家族,时人称为雷门易

宋末元初的雷姓人,以建宁府建安县(今福建建瓯市)的雷德润家族最为有名。

雷德润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晋的雷焕,雷焕第23世孙雷鸾,在唐朝天复2年(902)因避战乱进入福建,定居在建安县璜溪(今建瓯市房道镇),雷德润是雷鸾的第18世孙。

雷德润精通《周易》,著有《周易注解》。他的3个儿子雷机、雷栱、雷杭也都深得家传,精于《周易》,时人称为“雷门易”。其中,以雷机最为有名。

雷机,字子枢,延祐5年(1318)考中进士,由此进入仕途。

雷机以惩治强暴、善于断案称著,清理了不少冤案,伸张正义,深得百姓拥戴。

为增强断案能力,雷机经常翻阅旧案到深夜,深感“人命至重”。

在福建沙县知县任上时,雷机遇到了一桩积案。当地有个家境殷实的人死时,儿子尚幼,当地豪强大族想夺其产业,由此引发诉讼。

豪强对县府上下官员都打点到位,导致案件一直拖延到雷机上任。雷机依靠尚存良知的廉洁小吏一同办案,最终使得案情大白于天下。

雷机在出任兴化府(今福建莆田市)知府期间,当地有几家豪强大族胡作非为,为害百姓。

雷机毫不畏惧,深入访查,明察秋毫,将其一一绳之以法,当地百姓称他为“雷神”。

在延平府(府治在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推官任上,顺昌、尤溪、沙县、南平几县积留多年的疑案,雷机都一一审理结案,无一争议。

雷机很关心教育,在多地任上时,兴办学校,请举人、进士担任老师,启发民智。

雷机年老时,上表请求退休,朝廷知道他为官廉明,任命他为翰林院待制(地位在学士、直学士之下,随时等待皇帝诏命)。

雷机传世作品有《龙津》《龙山》《鄞川》《环中》《黄鹤矶》《梅易斋》《碧玉环》等。

稿件采写: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黄勇特别致谢:

本期雷姓稿件的采访和资料,得到雷志祥、雷其武先生的大力支持。

新闻推荐

合阳交警大队严控三轮车违法载人 严防交通事故,为群众春耕保驾护航

阳光讯(刘晓红记者赵雷刚文/图)合阳交警大队洽川中队在春暖花开春耕大忙之际,针对农用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的问题,加大合成共治,强化宣传提示,夯实路面管控,严防农用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引发交通事故,为群...

合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