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合阳第一书记扶贫 修复涝池,配套节水灌溉设施 合阳县秦城社区第一书记侯小锋—— 水是关键没水就没产业

华商报 2017-07-28 03:23 大字

侯小锋(中)在已经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的1000亩稼洽现代生态农业园区

“刘俊财,65岁,患有脑梗;刘冰花,49岁,患类风湿……”在侯小锋的扶贫日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贫困户的家庭信息和困难情况。

侯小锋,来自合阳县水务局,现任合阳县秦城社区“第一书记”。秦城社区共900户3200余人,贫困户占178户613人,由于地处渭北旱塬地带,严重缺水,这里的村民只能靠外出务工养家糊口。

修复涝池

改善社区生态环境

“我们这里一直流传着“秦城和家庄,马尿泡馍”和“宁给一个馍,不给一碗水”的口头语。”秦城社区主任杨建邦介绍,秦城地处渭北旱塬地带,严重缺水,人口又多,秦城百姓祖祖辈辈只能靠天吃饭,所以村里发展一直很滞后,是合阳县两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我们水务部门了解到秦城的情况,一直在想办法解决。”侯小锋说,5月23日,合阳县水务局出资60万元,并联系部门、镇、村三方座谈会商,把秦城社区涝池修复改造作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头戏。

“而且,这座涝池有历史渊源,对村民来说意义非凡。”侯小峰说,元朝名臣耶律楚材来秦城视察防务,了解到这里用水难的情况,命令军士和村中百姓联手,修建了涝池。这座涝池连同四边的路一起,面积有十余亩,平日池里的水完全可以供当时的百姓洗衣服、饮牲口。所以秦城的老百姓给这个大涝池起名为“军功池”,让世世代代永远牢记元军将士的功劳。

据了解,半个月后,这里的军功池将被建成一座集防洪排涝、人文景观功能为一体的涝池,对社区经济发展及改善生态环境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配套节水灌溉设施

发展产业

“村里缺水,种什么收成都不好,所以村里人都靠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秦城社区总支书记刘中奇说,村里缺水,发展不了产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了老人和儿童。

“水是关键,没有水发展产业根本无从谈起。”侯小锋介绍,今年结合节水灌溉的工程项目,水务局再投资80万元,对家庭农场、集中连片地区种植地等先配套节水灌溉设施。

随后,记者跟随侯小锋来到了已经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的1000亩稼洽现代生态农业园区,看到这里种植的红薯、黑豆等作物生长良好,而目前还没有配套节水灌溉设施的作物,很多叶子已经枯萎,整片作物看起来“无精打采”。

“这里也是我们发展的一个产业园区,村民可以不用外出,而是来这里打工,由园区每月发放工资。”侯小锋介绍,此外,村里还联系了秦农中药材合作社,村里40余户村民以低于市场价30元的价格购买药材种子,在种植过程中秦农中药材合作社可以提供技术指导,等到药材成熟收购期,秦农中药材合作社又可以用比市场价高的价格进行收购,从种植、生长、收购提供“一条龙”式服务。

垃圾堆变休憩广场

建设美丽乡村

5月27日,合阳县水务局为秦城小学的110余名留守儿童送来了价值15000元的学习用具。侯小锋说:“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为了让孩子能感受大家庭的关心,水务局特意举办了一场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村民的生活很单一,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我们建了小型休憩广场。”侯小锋介绍,修建广场的原址堆满了垃圾,将垃圾堆清理,利用腾空的地方修建成广场,不仅改善了村容村貌,还为村民提供了娱乐场所。

同时,为了建成美丽乡村,侯小锋联系部门落实了10万元的资金,建成了“六室一厅”的村委会,在村委会广场墙面还绘制了“党建文化长廊”。并不断完善社区卫生室、巷道,让秦城社区不断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侯书记来我们社区,不仅给我们建设了“六室一厅”的村委会,美观了墙面,改善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水,带来了希望。”杨建邦说。华商报记者 郭乔娜

新闻推荐

合阳开展民警“五比五争”大比武

6月22日上午,合阳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组织开展派出所民警“五比五争”大比武活动,局机关全体、各派出所民警参加了此次大比武活动。此次大比武竞赛以口答的方式进行,以派出所为单位组队参赛,共20支代表...

合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