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田”里种上无刺花椒 枣庄市山亭区推广花椒新品种新技术,促进产品提质增效农村大众报记者张超通讯员宋伟
高秀梅(右)正在指导花椒种植户剪枝。在枣庄市山亭区山城街道朴山脚下,种有20亩花椒园,远看和普通的花椒树没啥两样,但细看,你会发现花椒枝上没有一根刺。高秀梅说,这里是山亭区花椒产业的“改革田”。
已知天命之年的高秀梅,从事花椒研究12年,是枣庄市山亭区唯一一位从事花椒研究的高级农艺师。这些年,她“革”掉花椒身上的刺,让花椒种植户的效益大大增加。
山亭区是全国十大花椒主产区之一,“山亭花椒”被认证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全区花椒种植面积14.6万亩,产量5485吨,是山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山亭区的花椒产业,从种植、采摘、加工,基本都还停留在粗放生产阶段。特别是在花椒品种上,主要靠椒农自己留种。“山亭区长期以来主栽的都是大红袍、小红袍、大青壳、小青壳这四个传统品种,多少年没变过。”高秀梅说。
花椒种植不管是田间养护,还是病虫害防治,大都以“土法”为主。尤其是采摘,花椒满身是刺,人工采摘困难,任何机械手段在它们面前都收效甚微。
此外,浑身是宝的花椒,却只作为调味品之一为人知晓。具有高营养价值和深加工潜力的花椒核,大多被丢弃,即便是花椒油,也是通过最原始的加工手段生产而成。
“对这么一个种植面积广、经济效益大的作物,对它的研究还仅仅处于初级阶段!”说起花椒产业的发展现状,山亭区科技局副局长孙彦华忧心忡忡。
可喜的是,自2019年以来,山亭区科技局通过申请科技项目的形式,每年拿出3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农业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花椒作为其中之一,终于开始插上科学的翅膀。
高秀梅把培育无刺花椒作为首选目标。
她先后引进陕西省韩城市的无刺椒、狮子头、南强一号,甘肃省陇南市的金权无刺花椒进行繁殖育苗,建立育苗基地。“我们利用当地臭椒作为砧木进行花椒优良品种的嫁接育苗,花椒为灌木,根系浅弱,一般生长10年开始衰老。臭椒为檀香科乔木,根系强壮,臭椒砧木花椒可生产30年,生长健壮,产量高。”高秀梅说。
但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简单,“去年好不容易培育出了一批苗子,但遇到霜冻,全都死了。”高秀梅对记者说,“无刺花椒是芽变品种,用种子繁殖会发生返祖现象,重生的苗木有刺。不过用高压繁殖法就不会出现返祖现象。”
高秀梅介绍,高压繁殖是选用2—3年生枝,在枝的基部进行环状剥皮,并用刀刮去形成层,再用薄膜套上,填入湿土。待生根后,从发根的下部剪下移栽即成新植株。
“高压繁殖需要近一年时间,不仅慢,而且繁殖数量也很有限。如今,我们正在跟科研院校合作,进行组培育苗,以便在全区推广。”高秀梅说。
为了加快无刺花椒的推广速度,2019年,高秀梅联系了山亭区多个花椒种植合作社进行对接。
现在,山亭区花椒标准示范园已经发展到了二十多个,遍布山亭区花椒主要种植区,通过建设面积为20—50亩的标准化示范园,推广花椒新品种新技术,促进花椒生产提质增效,加快花椒老劣椒园更新改造,目前已示范推广超过2000亩。
在山亭区徐庄镇柳泉村,记者见到了正在为花椒树修枝的胡安峰,他告诉记者,在高秀梅的指导下,现在他的花椒园全部换种了无刺花椒,同时为了方便采收,树型整体还修剪成了“V”字形。
“过去一个劳力一天最多采50斤湿花椒。”胡安峰笑着说,现在花椒树没刺,采收工具派上用场,一个人一天可以采摘100多斤,效率大大提升。
新闻推荐
“请戴好口罩、提前扫码、有序进入!”韩城市新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门口,在工作人员的温馨叮嘱下,前来接种新冠疫苗的群众...
韩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韩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