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 渭南市工业经济运行稳定
本报讯(通讯员张晓勇)“十三五”时期是渭南工业发展战略性调整至关重要的时期,全市上下把握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优化结构,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提高效益,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工业经济在发展格局、发展趋势、集聚效应等方面都呈现出新变化,显现出新成效,进而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工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202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0.1%,成为国民经济行业门类中占比最重的行业。“十三五”时期,渭南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继续贯彻执行“三去一降一补”举措,不断调结构,促转型,抓升级。近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速逐年平稳。
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改善。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工业积极挖掘自身潜力,通过降低成本、完善管理、拓宽经营渠道、落实中省市各项扶持政策等方式,工业经济运行的质量不断改善,效益提高。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809.48亿元,较2015年增加了306.96亿元,经营状况逐年好转。
主导行业支撑有力。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983.09亿元,较2015年年均增长10.4%。从全市六大主导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发挥了主导作用。2020年,有色冶金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22.02亿元,超过能源工业成为全市最大的主导行业,较2015年年均增长21.4%,增速居六大主导行业之首;能源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50.07亿元,年均增长0.7%,在六大主导行业中增速最低。
龙头企业实力增强。2020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有220户,较2015年净增51户。其中十亿元以上企业33户,净增10户,收入过五十亿元企业5户,净增3户,其中有1户企业收入过百亿。
重点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十三五”以来,全市多数重点产品生产形势良好。钢铁已成为全省的主要生产基地,能源类产品中,发电量和焦炭产量基本稳定,原煤产量下降幅度较大,年均下降达14.6%,全市产值占比最大的钢材产量稳步增长,年均增速达到了11.5%。
县市工业集中度相对较高。从工业总产值在各县市区的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韩城市、蒲城县、富平县、高新区,占比分别达到了34.8%、14.6%、10.8%和9.4%,4县市产值占全市比重几乎达70%,成为助推渭南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支撑。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陈小文3月30号,由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来到陕西省韩城市,参与本次活动...
韩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韩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