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郎庙里话忠义

渭南日报 2021-04-09 01:00 大字

大殿一隅

奕应侯大殿匾额

通往正阳洞和三圣殿的路

古城街道的程家巷

古城入口处的狮子巷

大殿前广场

本报记者 张伯阳 王乐 文/图

走进韩城古城,古风建筑院落鳞次栉比沿金城大街排列开来,目光所至皆是青砖灰瓦,飞檐雕兽。宽敞的街道间穿插着错落有致的悠长窄巷,在斑驳青砖、光亮青石板中显得愈发厚重古朴。辗转间穿过狮子巷、程家巷,不多时便来到了九郎庙。

古城的九郎庙是陕西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元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之前,明、清时期均有修葺。庙宇的大门坐北朝南,庙内沿轴线南起依次为前殿、献殿(现已无存)、奕应侯大殿,轴线东侧是三圣庙,祭祀关帝、财神、火神。庙内还有一座砖砌神洞,卷棚顶,洞额名为正阳洞,祭祀的是药王孙思邈。

九郎庙的“九”字取自谐音,“九郎”又称“救郎”,与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案有关,相沿成习又称“救郎庙”。九郎庙里便是为祭祀救出“赵氏孤儿”的忠义之士——程婴、公孙杵臼以及“孤儿”赵武而修建的庙宇。

时间拉回到2500多年前,当时的晋国正发生着一场忠与奸的较量。晋国朝廷内晋灵公的宠臣屠岸贾设计灭杀赵朔全族三百余人,仅剩遗孤赵武被义士程婴救出。为斩草除根以绝后患,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与逃走遗孤年龄相近的婴儿全部杀尽。程婴遂与老臣公孙杵臼上演了一场“苦肉计”,牺牲了自己的孩子,在险象环生中保全了赵氏一族唯一血脉。赵武在程婴的教导下,健康成长,后为族人除去奸佞,大仇最终得报。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为报答恩情,赵武不仅为程婴守孝三年,并且在百年之后选择与程婴、公孙杵臼埋葬在一起,现位于韩城市南卫东乡堡安村“龟鹤寨”,当地百姓称其墓为“三义墓”。

元代剧作家纪君祥根据这一史实写成了《赵氏孤儿》杂剧,后被列为中国四大古典悲剧之一,与古代著名悲剧《窦娥冤》《长生殿》《桃花扇》齐名。而赵氏孤儿的故事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中的“义”的传承。程婴、公孙杵臼哪怕牺牲自己也要救活“孤儿”的品德令人尊重。赵武向世人宣布“我赵武本应以死相陪才可答谢先生之义,然赵氏初立,理应光复彰兴,光复之后,赵武愿一同葬于韩城以答谢程婴、公孙杵臼二位义士保全之恩”的恩义也令人敬佩。

为纪念三位忠义之士,过去韩城境内许多地方都建有九郎庙,但因为历史等多种原因,现在保存下来的仅有4处,其中以徐村九郎庙和市区古城的九郎庙保存较为完整。

现如今,古城的九郎庙几经修缮已焕然一新。庙内搭建好的戏台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热闹一回,连庙外旁边的小巷子都挤满看戏的人。这座敬拜忠义的庙宇,现如今正见证着古城内人们更加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无论何时,忠诚守信、舍己为人、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美好品质都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新闻推荐

渭南地区石窟寺野外调查工作圆满收官

本报讯(通讯员李军民)2月23日—3月15日,在陕西省文物局的统筹安排和韩城市文旅局、各县(区)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考...

韩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韩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