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抷热土一抷魂 革命火种播韩原 记韩城第一个党组织

渭南日报 2021-04-02 00:5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乐

来到韩城市芝川镇范家庄村,一户灰瓦土墙的院子门前飘扬着两面鲜红的国旗,格外引人注目。1927年10月,就是在这一户农家小院里诞生了韩城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由此,红色革命的火种从土屋泥舍中播向整个韩原大地,为处在黑暗中的韩城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月30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团走进这里,在老党员张敏乾激情澎湃的讲解中,重温了发生在这个村庄里艰难而辉煌的红色革命历史,真切感受到革命前辈坚定信念、顽强拼搏、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随后,采访团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了入党誓词。

20世纪初,举国上下风雨如晦,人民正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伴随着全国革命斗争的风起云涌,韩城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率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积极传播。1927年8月初,受中共陕西省委指示,共产党员、韩城青年张子超回到家乡——龙亭镇(今芝川镇)范家庄,秘密进行党的工作。他利用在田间劳动之机,给身边农民讲政治故事,宣传革命道理。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宣传,先后接收青年农民张智法、小学教员张先民为中共党员。在宣传中,张子超认为成立支部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密报省委后得到批准,可以在范家庄建立党支部。同年10月初,张子超、张智法、张先民3人在张智法家中召开会议,并就地成立了韩城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张子超为支部书记,隶属中共陕西省委,驻地范家庄。

1937年10月,张智法报名参军被编入一二九师,随八路军东渡黄河后赴冀南抗日前线。由于他面目黝黑、勇猛无比,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黑老张”。1945年8月,成(安)临(漳)安(阳)战役中,张智法身负重伤却仍指挥战斗,被战士强行转移到医院抢救,终因失血过多光荣牺牲,时年38岁。2015年被命名为国家级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

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盏盏明灯指引奋进之路。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建立后,在西安求学的韩城籍学生党员陆续被中共陕西省委派回韩城,深入农村、学校,发展党员,建立组织。之后,韩城地方党组织不断沿革发展,直到后来的中共韩城县委,再到现在的中共韩城市委。党员人数也由1927年的4名发展到1949年的841名,再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名。

作为韩城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的建立是韩城历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在韩城的红色革命斗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无论是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还是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建设时期,这里都能涌现出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人物和事迹。张子超、张智法、薛云亭、张建云……一个个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名字,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明星,跨越时空,光彩照人。

如今,韩城人民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不负这片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热土,走出了一条奋进新时代、擘画新蓝图、迈向新征程的道路。

新闻推荐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3月30日,韩城市五星现代农业园区大棚内,群众正在调控温控设备。韩城市五星现代农业园区现有全钢架日光温室36座,塑...

韩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韩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