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的约定只为每年踢场球 母校绿茵场上 他们还是曾经那群少年
球队员每年都要重返校园踢一场球
因为热爱,他们成为队友;因为热爱,他们更是一生的挚友。14年如一日的坚持,即使分散在天南海北,毕业后返回母校,只为一件事:再踢一场球!
首秀之战:18名毛头小子为了梦想聚集在一起
2006年世界杯德国之夏全世界球迷为之疯狂。此时,咸阳师范学院校园内,文学与传播学院18名兴趣相同、爱好足球的80后组建了一支球队——咸阳师范中文系足球队,现名为“中文蹴鞠”队。
今年34岁的车龙是咸阳师范学院08届毕业生,在球队踢后腰位置。谈到球队发展,他向华商报记者感慨:“时间真快,转眼已经14年了,我们变成了“老男孩”了。当初球队成立,我们仅仅是一群热爱绿茵场的毛头小子。2016年夏天,为了准备校园足球联赛,在我们院李永涛老师的帮助下,这支由18人组建的足球队诞生了。”
这18人中,有当年毕业生,也有初入校园的新生,球员起名中文系足球队。2006年-2008年,咸阳师范中文系足球队开始东征西战,取得了优异的战绩,队员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们从当初球友变成了挚友。转眼间,有队员毕业离校,他们约定每年都要回到母校踢一场球。
回归之战:“老男孩”再回母校
“中文蹴鞠”足球队诞生
2014年4月,当初的队员都离开了学校,虽然离开了绿茵场,但他们热爱球队的初心丝毫未变。
“毕业后,大家分散在祖国的天南海北,而我们18人很难再聚。某一天,有人提议,要把当初球队的队员聚集在一起,完成每年回母校的约定。在老队员胡鹏博的精心安排下,6月份,我们其中的16人又回来了。那场比赛,将曾经的“中文系足球队”改为“永远的中文系足球队”,和现在的文学与传播学院队打了一场精彩的比赛,赢得了胜利。赛后,大家商量将球队更名为“中文蹴鞠”足球队,还设计了一款蓝色纪念款的队服,如今我还一直收藏着。”车龙说。
温情约定:每年父亲节再回母校踢球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温馨的约定:无论大家在哪里,每年在父亲节这天回到母校。车龙表示,如今再回学校,就像回到父亲温暖怀抱中。而且大家都已为人父,都是带着一种责任回来的。每年的父亲节都是周末,这样更方便大家回来。
李伟涛和宁博是球队元老级人物,他俩均为07届毕业生。作为球队队长的李伟涛表示,虽然人在上海,但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约定,他每年都是第一个回到学校,提前为大家做好服务。宁博现居住在陕西韩城市,14年之约年年不落。他对记者说:“每年父亲节这天,不管工作有多忙,我都会前一天到学校,等待兄弟们回来。我们不仅是兄弟,更是战友。”
曾经,一个人回到球场,如今,“拖家带口”回来。车龙说:“虽然比赛观众不多,但场面很温馨。有的队员会抱着孩子来到球场,让他们看到爸爸曾经年轻的模样。不管14年、24年……这个约定我们会永远延续下去。”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将所有人此前六个月的准备化成了泡影。但他们的初心从未更改,决心更胜从前。于是,一声号召,契约达成。九届毕业生,十多个始发地,从火车到飞机,从黑夜到白天……终于,10月31日,原班人马在绿茵场上再次集结,一声哨响,再将信念延续……
鲜衣怒马少年时,踢球是为了输赢。千帆过境归来时,踢球踢的是一种情怀。战友情,更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车龙的妻子许苗表示,曾经的她也是师院一员,也热爱足球。作为观众,2006年的比赛她是一场不落。2014年以后,回校的比赛作为家属也是坚持参加(今年因为身体原因遗憾错过),每次看他们的团聚和比赛,百感交集。比赛前一个月,车龙就开始忙活,做图、设计队服、联系球员,比赛时虽然身体支撑不了全场,但他们还在努力地奔跑。就是为了曾经那个少年的梦想,希望今天他们坚持下去,坚持自己的爱好,给孩子一个榜样,不忘初心。
院领导:他们的长期坚持让我感动
咸阳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书记赵国龙感慨:“他们是一群有梦想的孩子,我非常感动。长时间坚持一件事是非常难得,孩子们虽然毕业了,但是他们没有忘记回到母校的约定,始终在一起继续战斗。而且我知道,他们聚在一起非常难,可他们做到了。这14年,他们把最真挚的校园情、战友情带回母校,和我们球队新队员进行交流,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条连接感情的纽带。”
赵国龙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全体队员签名的“蹴鞠”,他说:“蹴鞠是足球的前身,足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它的团队要求非常高,说明了孩子们有很强的凝聚力。14年来,母校提供的不只是场地,也是培植他们足球梦的沃土,2006年萌发的足球情谊在2020年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华商报记者 赵臻 实习生 孙心钰
新闻推荐
本报讯10月22日,“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暨陕西省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会议在杨凌举行。会议由科技部中国农村...
韩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韩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