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李家大院

各界导报 2020-07-10 00:37 大字

姚增战

今年夏天,我与朋友去山西参观了万荣县境内的李家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高大牌楼,上百亩面积大的清代建筑群,以及建筑物牌匾、楹联上精雕细刻、苍劲有力的书法艺术作品,都使人强烈地感受到,这里过去是非常富有的大户人家,并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

李家大院是清代晋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巨商豪宅。相传,李氏家族祖籍为陕西韩城县(现为韩城市)相里堡村,明朝初年因灾荒入晋,开始定居在万荣县薛店村,并改为李姓,以缠簸萁扎箩底为生。明朝末年,李氏家族第八代传人李永山移居阎景村,距今370余年。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由于长期战乱,目前留存面积125亩,拥有独立院落146间,还有李氏祠堂、花园遗址等建筑和园林。参观李家大院的过程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这里不仅是清代融汇南北的建筑群,还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以及李氏家族数百年创业的辉煌历史。

第一,具有南北特色的建筑群落。李家大院坐落于万荣县阎景村街道两旁,为开放式设计,没有高大的院墙,建筑群落布局合理,庭院不仅相对独立,而且内部相互链接,层次错落有致,建筑体量宏大,多为竖井式聚财型四合院,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每栋建筑装饰都十分考究,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随处可见建筑物镶嵌着砖雕、石雕、木雕和铸铁工艺饰品,以及“三星高照、五福临门、多子多福、松鹤延年、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祈福吉祥用语,使游人在欣赏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之美中,又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西院院主李道行留学英国回乡后,为照顾英国妻子的生活,在部分院落修建了带有欧洲“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又呈现出融合中西文化的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第二,历尽艰难曲折的创业过程。李氏家族的创业过程,经历了从明朝到清朝再到民国时期的漫长历史,凝聚着李氏家族10多代人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李氏家族的先辈,从陕西韩城逃荒到山西万荣县后,继承农耕传家遗风,几代人从少年开始,就从事着传统的农耕劳动和简单的手工业生产,有些积蓄,就买地置产,勤俭治家,精心理财,逐步形成原始资本积累,为以后经商奠定了基础。李氏家族发展到李文炳这一代,开始用摆摊的积蓄收购土布,长途跋涉,贩运到内蒙古、宁夏和陕北一带,赚取了丰厚利润。

李文阶、李文尉这代人,是李氏家族经商的鼎盛时期,在阎景村创建了“敬信义”总商号,并在全国10多个城市设立分号,总资产达到数百万银元,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家族。李道行这一代,开始接受西方文明教育,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在家乡办纺纱厂,实现了从商品贸易向兴办实业的转变,成为我国早期的民族资本家。从李氏家族的发迹过程可以看出,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商品贸易,再到发展工业、成为民族资本家的三大跨越,这也是我国近代经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第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李氏家族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晋商大院的古建筑中,最能体现主人文化品位和价值追求的,就是建筑中的楹联和牌匾。在气势恢宏的李家大院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善”著称,显示出他独特的建筑艺术和持久魅力。游人在参观过程中,似乎走进了传统文化的大学堂,可以看见许多立身处世、艰苦奋斗、勤俭持家、多做善事、扶困救危、因果报应、重教育人等内容的牌匾和楹联,彰显出李氏家族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如私塾院一楹联:“之乎者也初开课,仁义道德始入门”,可以看出将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点。李氏祠堂一楹联:“绳其祖武唯耕读,贻厥孙谋在俭勤”,告诫后人继承祖先的绩业关键在“耕读”,为人处世之道关键是勤俭。古建区一楹联:“沧桑世事千年卷,风雨人生一本书”,告诉大家世事变化巨大,沧海桑田,凝结着千万册浩瀚的典籍,人生一世多感慨,风风雨雨,像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庭院建筑廊柱上楹联:“成由勤俭败由奢无时不记,言必信诚行必果乃善即为”,告诫后人成功由于勤俭,败亡由于奢侈;说话要讲诚信,做事一定果断,善事要抢着去做。还有将《朱子家训》中的警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镌刻在青石上,镶嵌在庭院大门两侧。

这些极富人生哲理的楹联,都是李氏家族生生不息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李家大院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在李氏家族发展过程中,还可以看出他们对穷人的施舍救助,对兴办教育等慷慨大方,反映了他们对社会、对历史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随着时光流逝,昔日辉煌的李氏家族早已成为历史,但是他们所给予人们的回味和思考,将会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并不断地传承下去,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人赓续奋斗的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闻推荐

工程人的奋斗答卷

陕钢集团龙钢公司13号混匀料场项目能否如期投运,关系到环保验收达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顺利推进施工,就要解决一系列难...

韩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韩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