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记者再走长征路
本报记者 程立忠
8月15日,“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韩城市芝川镇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碑,追忆当年八路军东渡黄河、英勇抗日的革命精神。
在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展厅里,讲解员分别从肩负重任、红军改编;高瞻远瞩、战略布局;雄师东渡、奔赴前线;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留住记忆、传承基因5个部分,介绍了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历史意义。
据介绍,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日本不断制造事端侵华,特别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日本全面侵华的野心完全暴露。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在全面抗战路线指引下,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辖第115师、120师、129师,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于1937年8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驻地三原、泾阳、富平等地出发,先后在韩城芝川渡过黄河,奔赴华北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
1937年8月22日~25日,第115师分别从泾阳县云阳镇、三原县出发,分批由韩城芝川镇渡过黄河。9月2日,120师在富平县庄里镇永安村举行改编誓师大会,9月9日、11日在韩城芝川镇黄河渡口分两批渡河。9月6日,八路军总部机关和警卫总部的特务团、随营学校的3个团一起列队云阳镇大操场举行抗日誓师大会,于9月15日到达韩城,9月16日,朱德、任弼时、左权、邓小平等同乘一船,随后指战员也陆续上船,安全地到达黄河东岸。9月6日,129师在泾阳县石桥镇(今桥底镇)召开改编誓师抗日大会;9月16日,从泾阳石桥镇移驻富平县庄里镇一带;9月30日起,分批从庄里镇出发进入韩城,于10月6日、7日,分别从韩城芝川镇渡过黄河。115师渡河后,挺进华北抗日最前线,9月25日,取得了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进入韩城后,部队分别驻扎在龙亭原上的三甲村、大朋村等18个村镇。在驻扎期间,八路军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公买公卖、童叟无欺,并为驻地老百姓扫院扫巷、担水劈柴,帮老百姓抢收秋庄稼。八路军的战地医院也为周围老百姓疗伤看病、送医送药、上门服务。
为了保证八路军战士渡河,韩城县委派党员、水手徐岱云负责调动船工工作,筹集了100余只船,调集了数百名船工,将八路军运送过河。当时连续阴雨,渡口一带的路十分难走,群众就把自己家里的木板或门板搭在船边,以便战士上下。
八路军在韩城芝川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的历史,使韩城成为八路军抗战出发地,同时也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在全民族中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崇高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吴永刚)8月22日,韩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加强诚信韩城建设提升诚信建设水平”系列新闻发布会。韩城...
韩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韩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