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初婚》央视热播导演张晓春揭秘创作幕后

半岛都市报 2018-06-11 05:29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礼智

由张晓春执导,朱锐、林继东等主演,根据鲁迅文学奖得主吴克敬长篇小说《初婚》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初婚》正在央视八套热播。作为一部农村剧,导演张晓春说早在剧本创作之初,他们就强调故事内容与当下生活的“紧密感”,她认为,农村剧必须紧贴时代,跳出旧式的套路,才能赢得更广泛的受众。

与当下生活有“紧密感”

电视剧《初婚》讲述了女主任喜爱(朱锐饰),在经历了新婚丧夫的悲剧后,毅然选择留在夫家,替夫还债,最终成立公司带领村民一起致富的故事。

导演张晓春透露,农村剧曾经在国内荧屏上颇受青睐,尤其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观众大多出身农村,对此类剧集中描述的人物、故事和价值观共鸣感较强。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定居,篱笆墙、麦浪等乡村风貌,距离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遥远,都市代替乡村成为电视荧屏上的主要景观。

如果仍然用传统方式来创作农村剧,势必遭到市场排斥。所以,早在剧本创作之初,张晓春就强调故事内容与当下生活的“紧密感”,她认为,农村剧必须紧贴时代,跳出套路,才能赢得更广泛的受众。为此,拿到《初婚》剧本后,张晓春率团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不同于当下的玛丽苏

张晓春说,首先改的是年代背景,“原著是个关于‘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故事,因此作者将故事的年代背景设定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便于展现市场经济对于农村发展、农民命运的影响,但距离当下生活却十分遥远。在剧本改编中,我们将其改为上世纪90年代,因为这个时代距离当下生活较近,无论60后、70后,还是80后、90后都比较熟悉。”

其次是人物,原著中原本讲述了3个女性,剧本改编中将3人融合成了1人。张晓春认为,以女主任喜爱一人的视角讲述故事,不仅故事线和人物心理历程更清晰,冲突感和命运起伏感也更强,“这个女性形象与传统农村女性不同,虽然任喜爱拥有传统女性的一些特征,但敢于向传统的世俗观念挑战,与命运抗争,最终收获了自己的事业,实现了自我价值。”

但张晓春坦言这个女性形象虽然思想现代,但与当下流行的女强人和玛丽苏截然不同,“这是一个勤劳、勇敢、坚忍的女性。在事业上,她始终没有将自己定义为女强人,只是希望在时代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爱情上,她又偏传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审美也要与潮流保持统一

张晓春认为,在保障故事内核紧贴时代的基础上,农村戏的审美也要与当代审美潮流保持统一。她表示,“农村的背景,农村人进城打工的生活,再贴上上世纪90年代的标签,注定不可能是唯美的风格。但不能因此就陈旧。”比如置景,剧中,女主夫家和男主家是对门邻居,女主夫家贫穷、简陋;男主却家境殷实,自有汽车。为了找到这样贫富差异明显的两栋房屋,剧组一路从陕北走到渭南,终于在韩城市板桥镇王村找到了一高一矮的两栋建筑,一边门楼高大气派,一边房舍破旧矮小。而为了让这两栋房屋更有美感,剧组将其原有的白瓷砖全部铲去,装上了古朴的青砖,符合现代人崇尚的中式古典风格,远远望去,在一群土气的白瓷砖墙中显得尤为庄重与优雅。

再比如服装造型。虽然是反映上世纪90年代的作品,但剧中一干人物的服装造型都不是传统农村剧中的灰暗或艳俗,而是变得十分雅致。以任喜爱为例,她在剧中多以白、粉、驼等清雅的色调为主,用色非常简洁,虽然款式不如现在时髦,但看上去亦不显特别土气。发型、饰品也较为简单、自然,没有过分浓烈的色彩或夸张的式样。张晓春坦言,这些着装设计在审美上甚至已经超越了如今的农村人。“整体思路就是,在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的基础上,既保留当时的气息,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新闻推荐

党员“游子”致富不忘众乡亲

本报讯(通讯员孙园芳刘俊记者常青)三十而立的宁小强是黄龙县界头庙镇景家塬村的一名流动党员,身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最大的心愿...

韩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韩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