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婚》在王村

西安日报 2018-06-04 05:00 大字

吴克敬

作者把作品写出来,点灯熬油的,都想有个好的去处,出版是一个方面,“触电”又是另一个方面。然而情况并不乐观,有太多作者的作品,写出来就写出来了,很难获约出版,牙缝里掏,舌尖上抠,省吃俭用自费出来,情况也可怜得叫人心酸。我是个幸运的人,2007年从热闹繁华的媒体出来,写了些中篇和长篇,不仅获得了各种奖,还出版出来,其中有四部中篇,业已改编拍摄成了电影,一部长篇(也就是《初婚》)拍摄成电视连续剧,要在央视和上海、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方台播出。

《初婚》是我的头一部长篇小说,开机的日子,是2016年9月26日,开机的地点,在韩城市板桥镇王村。

开机前夜,剧组在白马滩镇的驻地举办开机宴,我受邀参加,并被主持人点名,为宴会祝词。站在剧组一百多人的面前,我想我能说的,就只有感谢了。

我首先感谢曲江丫丫影视公司掌门人杨晓娟。我说我把《初婚》写出来,养在我的家里,就像我的女儿一样,我爱着我的女儿,因为爱,就特别想给女儿找个好婆家,把女儿嫁出去,嫁出一个崭新的未来。我的愿望达成了,2015年1月的时候,我理想的女儿婆家掌门人杨晓娟,打电话问我,表达了迎娶《初婚》的意愿,这是我所开心的。在此之前,曾有四家影视公司,找我谈过《初婚》的改编权,我都客气地拒绝了。我给我的女儿《初婚》,指腹为婚地确定下来,是非丫丫不嫁的。

其中的秘密,这时是要说出来了。

七年前,也就是2009年秋天的时候,丫丫拍摄的《胡杨女人》,将要赴内蒙古外景地拍摄,出发前一天,编剧庞一川(我的同学),电话约了我,与丫丫的杨晓娟,还有省电台刚退下来的黄台长,去一家咖啡屋见面。那时候,我也刚从西安两报的负责人的位置,自觉地离开,开始了自己的二度文学实践。我们餐叙,当时都说了什么话,我是不记得了,只记得自己的内心,在提醒自己,也要弄一部作品出来,与丫丫合作,拍一部电视连续剧。我把我的这一心愿,深埋于心,写出《初婚》后,就等丫丫来提亲了。我和杨晓娟很多次开会,很多次见面,我都没有告诉她我的心愿,我的《初婚》,在我守旧地以为,不能自己找婆家,那可是太没面子的。我要婆家自己来提亲,因此就等了几年,等得其他公司来,我也不动心,坚持认为,丫丫是会来提亲的。

我没有白等,丫丫提亲了,说了一个回合,隔了一个春节,也就是20来天的时间,到我们第二次见面,就说好合同签字,我收到亲家的彩礼,我把女儿《初婚》嫁给了丫丫。我相信《初婚》嫁了个好人家,她遇到了一个好婆婆,好婆婆杨晓娟,一定会把她家儿媳妇,收拾得靓丽,养息得体面,然后,光光彩彩地呈现给热爱《初婚》的广大影视观众。

《初婚》有了个好婆婆,但她要出脱得惹人喜欢,使人追捧,没个好接生婆是不成的。

作为《初婚》的娘家人,记得我在把《初婚》嫁给婆家时,给婆家的婆婆杨晓娟,提了个建议。我建议,要由张晓春来导演。

几乎同龄,而且同为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学友,张晓春此前拍摄的《上门女婿》《当家的女人》《胡杨女人》等,我都把自己挂在电视上,认真地看了。我喜欢她导演的作品,而且认定我的《初婚》由她来做接生婆,导演出来的作品,才是我想要的。杨晓娟满足了我的愿望,她邀请了张晓春,而张晓春也乐意来做这个接生婆,这是我的女儿《初婚》,所能享受到的最大的幸福。

《初婚》开机在王村,开机在王村那棵核桃树下,接生婆张晓春,带头烧了三根高香,接下来,我和杨晓娟,以及开机在场的演职人员,加上王村的父老乡亲,依次在两台摄影机中间的大香炉里,恭敬地上了香。

这个仪式是庄重的,是庄严的,我为我的女儿《初婚》,能有这样一个仪式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下来该是计划中的拍摄时间了,眼前,王村人正在全力以赴收获秋粮,玉米金灿灿挂上了墙头,高粱红艳艳地挂上了木架,还有红小豆、绿豆,碾打出来晒在门前……相信再过几日,秋风会吹得王村周边的山岭,姹紫嫣红,到叶落霜起的日子,我的女儿《初婚》,能给她的婆家抱回一个大胖小子来。

2018年5月23日西安曲江

新闻推荐

前四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本报讯(记者王晓宁)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1月-4月份渭南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9.4%,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

韩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韩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