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培训 鼓舞干劲长本领 采风采访 成都韩城绽新颜 三秦都市报通联表彰会暨全省通讯员韩城·成都采风采访活动纪实

三秦都市报 2018-04-11 03:20 大字

司马迁祠采访

  4月2日至8日,“2017年度三秦都市报优秀新闻采写实训基地和优秀通讯员表彰会暨全省通讯员韩城·成都采风采访活动”在韩城、成都两地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各行业的百余名通讯员齐聚韩城和成都,在一年一度的表彰大会上获得荣誉,在新闻摄影培训课堂上接受知识熏陶,在司马迁故里感受韩城厚重文化,在西成高铁线上穿越秦岭,在迷人成都采风采访,学习先进经验,并用学到的新闻摄影技巧和方法,运用融媒体平台“直播”每个采访采风的精彩瞬间。

  史记韩城 本报百余名通讯员受表彰

  4月4日上午8点30分,三秦都市报·韩城2017年度通联表彰大会在韩城宾馆举行,韩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喜,三秦都市报社社长高敬毅等领导向子长县委宣传部等55家“优秀新闻采写实训基地”代表、吴堡县委宣传部霍喜龙等10名“十佳通讯员”及乾县供电公司张刚等128名优秀通讯员颁发奖牌。在台上,通讯员和代表们都很激动,手里举起的不仅仅是一个奖牌、一份证书,更是对他们去年宣传工作的肯定,这既是荣誉,更是他们以后继续拼搏的动力。

  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通讯员章振作为优秀通讯员代表发言,“这份荣誉,是三秦都市报对广大民警的支持和鼓励,”他说,今后将继续深入基层,用生花妙笔和多彩镜头,采写更多警营故事、警民故事,唱响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主旋律。镇安县委宣传部倪方海表达了自己不仅是三秦都市报的通讯员,更是一位忠实的读者,尤其是自己朋友圈里三秦都市报各位记者每天一早转发的数字报,自己都会认真阅读,并把新闻转发在自己的各个微信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

  本报本次韩城表彰和采风采访活动,离不开韩城市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通联大会上,韩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喜表达了对百余名通讯员到韩城的欢迎,“感谢各位媒体朋友对韩城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大家来到司马迁故里,领略韩城的历史文化,感受韩城的经济发展,扩大朋友圈,画好同心圆,宣传和报道好韩城。”

  三秦都市报社社长高敬毅在表彰大会上指出,为有效提高全省基层通讯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扩充基层通讯员队伍,2018年,本报将进一步深入基层,走近通讯员,建立更加广泛的联系,为全省各宣传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培养更多的新闻人才,为宣传美丽幸福和谐的陕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闻培训 享受摄影知识饕餮盛宴

  表彰会后,陕西日报原新闻摄影部副主任、陕西日报新媒体事业部副主任、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杨小兵作了新闻摄影培训。他从三个方面切入,在短暂的培训时间中,为通讯员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讲座。

  1997年,杨小兵拍摄的新闻照片《上学》获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为摄影记者,杨小兵说,他所追求的是真实,哪怕是瞬间的真实。所有的构图、光线、瞬间性都要建立在真实中,来源于真实的生活。通讯员们边听边在采访本上记录着重点,还时不时用手机拍摄PPT课件,以便在接下来的采访采风活动中能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更好地完成本次采风活动的学习任务。

  陕煤集团神南红柳林矿业公司通讯员田宏伟作为今年年轻通讯员代表,也是第一次受到三秦都市报的表彰,他非常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平时采写稿件都积极发给三秦都市报,报社每位老师都认真帮助我,对我的稿子修改点评,才能让我们这样的年轻通讯员有机会站在台上接受表彰,也有机会接受这么难得的新闻业务培训,以后一定会继续努力做好新闻宣传工作。”

  华丽转身 魅力韩城真迷人

  沐浴着春光、春韵,此次采风采访在韩城拉开帷幕,更像是一场春日盛宴。走进韩城,犹如走进了岁月镌刻的画卷中,犹如在历史的古韵中遨游一般。镇安县委宣传部陈风军赞叹道,“走进韩城,绿树鲜花,道路干净整洁,历史古城,流光溢彩,这个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已经悄然华丽转身,迈入‘三金\’时代。”

  4月3日上午,采风的第一站,通讯员们驱车来到距今1600多年历史的司马迁祠。从坡下拾级而上,有一牌坊,“高山仰止”四个字,熠熠生辉。从司马古道西上,踏上攀登祠墓的台阶,历经九十九级,才抵山门。登上山门回首,黄河脚下流,祠墓梁山枕,山河怀抱,川塬如画。陕西神龙路桥集团工程公司通讯员杜成轩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手里拿着三秦都市报采访本,边看边听边记录,写下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古有大禹治水,今有韩城靓水。走在澽水河畔,河库相通,湖泊镶嵌,碧波荡漾,让人流连忘返。“亲近你,邂逅你,我来与不来,你依然在那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靖边县水务局通讯员韦光卫现场赋诗一首。

  关中文物最韩城。4月3日下午,在党家村,20多条巷道纵横贯通,古色古香,别具一格。村中完整保留了120多座四合院和11座祠堂、25个哨楼,及庙宇、戏台、文星阁、看家楼、泌阳堡、节孝碑等古建筑。镇安县委宣传部通讯员陈风军说,这些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是文学、道德、美学的融合,凝聚着一种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是劳动人民在建筑装饰上创造的文明成果。

  在韩城市新兴产业基地,所有通讯员被基地由三秦都市报刊发的《老人不小心划伤车借钱赔偿感动车主》系列报道改编的微电影《划痕》所感动。在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通讯员们被韩城厚重的历史文化所震撼。在韩城南湖公园,目前国内横跨最大的湖景灯光秀,让人流连忘返。

  乘坐高铁 感受西安成都两地巨变

  4月5日至8日,本报通讯员采风采访团赴成都,展开了为期4天的采风采访活动。4月5日下午两点半,40余名通讯员乘坐西成高铁,穿越关中平原和巴山山脉,直奔成都,观巴蜀,看巨变,谈体会,述心得,奔赴一场春天的邀约。

  4月6日上午,烟雨蒙蒙,采风团第一站是乐山。说起本次采访活动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位来自法国巴黎的游客,正对着乐山大佛拍照,通过翻译,他接受了记者采访,“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有很多文化瑰宝,我这是第二次来乐山看大佛,中国文化充满了魅力。”他竖起大拇指为中国点赞。当天下午,本报通讯员采访了成都南边的军事重镇——黄龙溪。当看到古镇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建造时,通讯员们一边采访,一边拍照,并在各自微信朋友圈里上传美食美景和采访见闻。

  4月7日,本报通讯员采访团来到了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繁育科研机构——大熊猫基地。大熊猫性情温顺,憨态可掬,在大熊猫别墅里围坐在一起吃竹子,热爱摄影的通讯员们从不同角度观察这这群萌萌的大熊猫,用各自的摄影器材拍摄、取景,每到一处都认真研究,互相探讨。下一站是灌县——都江堰。通讯员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堤坝,感受到的更是这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浩大的水利工程,“白浪滚雪碧水流,风烟俱净飞苍鹭。上阵鏖战真父子,下马推敲亦师徒。伏龙沉沙千里沃,花开半夏万古悠。凭栏抒怀对天歌,西蜀神渠贯九州。”镇安县委宣传部陈风军在都江堰旁赋诗一首,引得大家连连称赞。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采访行程即将结束,8日,通讯员们在成都市区武侯祠、锦里和宽窄巷子进行采风采访。“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久负盛名的武侯祠,还有备受年轻通讯员喜爱的锦里、宽窄巷子,成都遗留下来的明清古街道、各种成都特色小吃等,体现了成都人对于休闲生活的理解和诠释。“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昔日的老成都,人们三五成群,泡一杯盖碗茶,翻翻报纸,享受着春日暖阳,说天道地。老成都,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遐想,是一种情结,也是人内心的一种渴望。”淳化供电公司王锋和通讯员们互相交流着采访心得,彩虹集团新能源公司令京干也不时把自己拍摄的“小资”成都发到朋友圈,当即获得点赞无数。

  短短的一周采访结束了,通讯员们纷纷踏上返程之路。经过几天相处,新老朋友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在我们的通讯员采访群里,大家都踊跃发表自己的采访心得和体会。安康庆华公司通讯员胡平安依依不舍,表达了对本报的感谢,感谢三秦都市报给大家提供难得的学习交流机会,他说:“三秦都市报的各位老师,对通讯员每次的行程安排得当,服务细致周到。每次的采访培训活动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希望三秦都市报越办越好。”西安思源学院通讯员田文也说,通过这次培训采风,最大的感触是三秦都市报通讯员队伍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多的通讯员来自年青一代,充满激情和活力;通讯员知识层次也不断提高,不少通讯员毕业于知名高校,充满了正能量。

  文/本报记者张屯王佳张婷

  图/本报记者王晓峰

新闻推荐

韩城邮政行业积极参与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本报讯(记者高红伟)为了有序推进韩城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高邮政行业经营者的诚信度和消费者满意度,韩城邮政管理局组织全市邮政行业召...

韩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韩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