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锁柱的憨笑

陕西日报 2017-10-09 00:00 大字

韩城,丰收的“大红袍”。本报记者卢萌摄

本报记者卢萌

地点:韩城市桑树坪镇姚家埝村

雨有些小了,家住韩城市桑树坪镇姚家埝村的锁柱在屋里等不及,就提了把伞,来到村口的公路边,张望着,等着城里来的记者。二林说:“今天过中秋节,城里的记者要专门采访你哩!”

二林是村干部,给锁柱帮过很多大忙。在锁柱眼里,二林是他最信任的人。所以一大早,锁柱就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像等亲戚一样地等着记者的到来。

锁柱姓任,在家里排行老二,刚刚过完42岁生日。村里人说,锁柱小时候得过一场大病,脑子烧坏了,智力赶不上常人,“来回话”说不利落。他们一家7个人,6个人身体都不好,其中两个人还长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一般家户,这么沉重的家庭负担,早就把人压垮了。可锁柱却浑然不觉,时常笑嘻嘻,从脸上一点也看不出有多少不顺心。

锁柱把记者引到家里。家里的茶几上摆着茶壶,还摆着月饼。他一边让座,一边忙不迭地倒水、递吃的。他说,这月饼好吃得很,是老干局的薛局长专门送给他的。二林说:“人都说锁柱傻,其实他心里亮堂得很,人对他的好,他全都记在心里。”

记者问锁柱:“家里缺钱不?”锁柱摇着头说:“前几天刚卖完花椒,咋能缺钱呢?”记者问二林:“锁柱说的是真的?”二林说:“差不多,除去采摘费用,净收入应该有9万元。他家有10多亩花椒树呢!”记者从二林嘴里了解到,其实锁柱是不缺钱的。单纯地按照收入算,他应该是早就脱贫了。但是,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来说,光有钱是不够的。一家子的病人,没人会做饭,更没人会理财,手里拿着钱都不会花。

二林说,为了锁柱这个家,村上没少费心思。兄弟俩老实,不会务工,也不太会做农活。为了让他们有一份固定的收入,村上专门给他俩安排了公益岗位,替村上打扫卫生。担心他们不会做饭,村里专门办了集体灶,让他们一家免费在灶上吃。二林说,下一步,他们打算利用移民搬迁的政策,让锁柱一家跟村里人一起搬到城里去住,这样方便生活,方便就医。他家的花椒园可以当成股份,入股合作社,交给别人打理,他坐等着分红,不用再下苦了。记者问锁柱:“二林的办法行不?”锁柱笑着说:“二林说行就行!”多年的帮扶救助,让锁柱对二林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和信任感。在他的眼里,二林就是公家人,就是政府,就是他的恩人。

说话间,吃饭的时间到了,二林催锁柱赶快去灶上打饭。记者问:“过节哩,灶上做的啥饭?”锁柱兴奋地说:“羊肉饺子。”说完,一溜烟地朝食堂奔去。韩城人过中秋习惯吃羊肉。二林为了让村里的老人们过个好节,一次买了20多公斤的羊肉。锁柱一边吃,一边说:“这么好的饺子,小兰在就好了。”

小兰是他的侄女,长得漂亮,人还聪明,去年考上大学去了西安。锁柱告诉记者,他爸说,没病没灾的小兰是他们家的希望。他爸给小兰攒了很多钱,一直舍不得花。

说完,锁柱再次露出了标志性的憨笑,一脸幸福。

新闻推荐

沿黄城市旅游产业联盟昨日成立

成立仪式现场9月26日上午,“中华文化感知之旅寻根问祖激情涌动”中国黄河旅游大会暨沿黄城市旅游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在韩城召开。省旅发委、韩城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沿黄城市和旅游业界代表、金融大...

韩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韩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