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 记首届铜川文明家庭之朱凤英家庭本报记者 朱敏2022年02月25日A05版文章字数:1342朗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王益区王家河街道柿树沟社区,有这样一户文明家庭,妻子朱凤英是原骊山水泥厂的退休工人,为人贤惠善良,教子有方;丈夫徐崇林是铜川市一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他带领的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被评为全国先进社会组织,他本人也荣获了全省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工作者、省爱国拥军模范等光荣称号。
生活中,夫妻俩始终坚信:“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榜样”“德育教育比成绩更重要”。在他们的言传身教和鼓励引导下,大女儿徐翠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学博士,又成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后。小女儿徐瑞矫成为西安理工大学的博士,现在是高校的一名老师。2017年,朱凤英家庭荣获首届铜川文明家庭之书香家庭。小女儿经常半开玩笑地对母亲说道:“妈,您真伟大,不是党员,却培养了我爸、我姐和我三个党员;您没有多少文化,却培养了一个博士后、一个博士,还有一个书法家。”
朱凤英幼年丧父,母亲靠干零活拉扯5个孩子艰难度日。即便如此,经常也是三餐难保。1961年,因为朱凤英聪明伶俐,家里便用仅有的钱供她读书,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她的身上。为了供她读书,3个哥哥先后辍学,在富平县莲城小学读书期间,品学兼优的朱凤英每学期都能捧回奖状。然而命运多舛,朱凤英还是仅仅读了四年的书就辍学了,未能继续读书一直是她的遗憾。成家后,她和丈夫徐崇林把完成读书的梦想放在了两个女儿身上。“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我深深体会到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她和丈夫做到了言传身教。为了督促女儿学习,朱凤英放弃了自己的所有爱好,在两个孩子上中小学时,坚持不看电视、早起给孩子做早餐、叫她们起床读书,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她告诉女儿:“妈妈没能继续念书、考上大学,是一生的遗憾,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好在两个女儿都非常争气,没有辜负他们寄予的厚望。
朱凤英的丈夫徐崇林是一名德艺双馨的书法家,他的循循善诱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对女儿的影响也很大。他将自己家庭的家风家训总结为“励志、严苛、榜样”6个字,他们在为社会奉献光和热的同时,教育和鼓励子女树德、立志、奉献,两个女儿不忘初心,自强不息,塑造了美好的人生。“我们没能给孩子更多的知识,但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我现在一直退而未休,从事书画研究,这些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觉得我爸都退休了,还忙得有声有色,所以她们也在不停地努力。”徐崇林说。
朱凤英认为,德育教育比成绩更重要,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并不仅仅在学业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虽然家里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了,朱凤英也经常告诫孩子要学会节俭,更要让孩子学会善良。大女儿上大学后,一年春节,几个朋友无意中发现她还穿着带补丁的棉袄,直到现在成为博士后,她在生活上也一直很节俭,从来不与人攀比。2008年汶川地震时,朱凤英带头捐了500块钱,两个女儿也分别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零用钱捐献给灾区,小女儿在2015年还被铜川市慈善协会评为“铜川市慈善志愿先进个人”。
良好的家风对每一个家庭的影响都是深远的,如今,夫妻二人常常在社区、在单位,与亲友、与同事分享教育女儿的经验,鼓励和感染更多的人传承优良家风。因为,家风连着党风、民风、国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新闻推荐
全媒体记者耿苏强2月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位专家在富平县柿子、奶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揭榜了“炭疽病为主的富平尖...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