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最亮的一抹红
本报记者 王能力 通讯员 卢琪
他们身穿红马甲,不畏严寒,分赴全县各路口、(村)社区、小区等地,值班值守、入户排查、保障物资……
他们冲锋在前,发扬连续作战精神,24小时守好“小门”,以实际行动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富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责任与担当,成为这个冬日里最亮的一抹红。
党员志愿者冲在前
“哪里还需要人手?”“我有空,还需要志愿者吗?”“好的,收到,现在就过去!”这样的对话在富平县留古镇各村党员微信群里已成常态,消息此起彼伏。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留古镇各村党支部第一时间组建了12支党员战疫志愿服务队驻守在防疫检查点,严格执行登记、测温、扫码等工作,深入村组排查外地返乡人员,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留古镇的义合村位于富平与阎良交界处,疫情防控工作难度重重。由镇机关成立的党员战疫志愿服务队驻守在义合村的检查点,与交警中队、派出所、卫生院交替轮岗,全力守好富平县东南边的“大门”。
“疫情反复,但是有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我们一点都不慌,走在外面看见身穿红马甲的人就觉得很安心。”留古镇义合村群众侯苗苗说道。
巾帼志愿者送温暖
“李叔,今天饭吃了没,身体还好吧?王婶,家里的菜还够吃吗?有任何困难一定及时给我打电话……”这是富平县曹村镇陵前村巾帼志愿者与村里留守老人的日常对话。
陵前村有这样一群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她们身着红马甲,冒着严寒,和其他志愿者一样,走街串巷宣传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积极做好入户排查工作,在村口的查验点引导来往车辆、行人扫码测温登记。每到饭点,她们便为村里的留守老人送去饭菜,告知老人们如何做好疫情防护,陪老人们唠家常,为老人们带去温暖。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用心,书写着坚定、坚持、坚守的责任与担当,这一抹“巾帼志愿红”,撑起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半边天”。
“虽然很累,但只要能为我们的家园筑牢防疫安全网,保证村民的健康安全,我就值了。”志愿者周瑞丽说道。
个人志愿者勇担当
“看到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这么辛苦,我很感动,也很受鼓舞,给他们送上一份热乎的饭菜,也算是我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志愿者倚康凯说道。
疫情防控期间,富平县城关街道倚康凯听说招募志愿者,他放下自己店里的生意,第一个报名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看到疫情防控点工作人员吃不上一口热饭,他就主动联系饭店为执勤点准备“爱心餐”。每天早上6时起床,开始一天的送餐计划,先和饭店沟通菜品、确认份数,饭店做好后再打包、装车,按照规划的路线,中午12时就把300余份热乎饭送到执勤点每位工作人员手中。
“你给我们送来‘爱心餐’,也给我们带来了信心和动力,我们将团结一心,严守关口,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接过志愿者送来的热乎饭菜,疫情防控执勤人员感激地说道。
退休志愿者献余热
“先扫行程码,再扫健康码,完了以后过来测下体温……”在石川河社区状元府邸小区门口,志愿者惠晓红站在寒风中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提醒进入小区的居民,并一一查验、登记、测温。
惠晓红退休前是东华街道办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防控期间,看到昔日的同事和后辈们忙碌的身影,她再也坐不住了,安顿好家中的事后主动报名,参与街道的疫情防控志愿活动。
作为志愿者,她配合社区逐户排查外地返乡人员、在小区门口测温登记,积极发动邻里乡亲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活动。最近她还当起了社区内的“外卖员”,收集汇总社区内隔离人员需求信息,逐层逐户为隔离人员买菜送餐。每当有人问起她退休后依然忙碌累不累时,她总说:“不累!作为一名老党员,虽然退休了,但仍要继续发光发热,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疫情防控期间,富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全县居民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就近深入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踊跃行动。截至目前,全县参与疫情防控的党员志愿者和社会志愿者已有1万余人,他们的“红马甲”闪耀在战“疫”一线,筑起了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新闻推荐
富平县刘集镇 “1251”模式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
本报讯(通讯员孙凯)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富平县刘集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五大行动”等,采用“1251”模式(一张网...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