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为什么沉默不语 来自富平县教育系统“大家访、大排查”活动系列报道之五

渭南日报 2021-05-18 01:56 大字

本报记者 王能力 通讯员 王燕婷 赵会平

走进家庭,再走近学生,感觉家访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教育途径,也是最接地气、最富有温度的一种教育方式。

——富平中学董焕维

30多年前,董焕维还是小学生,因为腮腺炎请假在家。令她惊讶的是,一天下午,她的班主任闫老师来家访了,来时还特意带了几颗糖果。虽然已记不清那时的具体场景,但老师家访的那一幕依然挥之不去,直到现在想起来仍有一种无言的感动、无尽的温暖。

近日,在富平县教育系统组织的为期三个月的“大家访、大排查”活动中,董焕维作为一名班主任,辗转于全县的各个乡镇,走进一个个学生的家庭,感知他们成长背后的故事。

王波涛(化名)是一个大男孩,身高一米七三左右,学习较为踏实、认真,但总是沉默寡言,不爱参与集体活动,像个“独行侠”一样。董焕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样下去以后可怎样融入社会呀?

董焕维了解到,王波涛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了,一年最多回来两次,在家也待不了几天,王波涛一直是由爷爷奶奶管教。家访活动开始后,董焕维第一个就想到了王波涛,决定去他家看看。

那一天董焕维和导教老师张国萍、德育处老师班兴虎驱车前往王波涛的家,在导航指引下,左转右拐,终于来到离县城近70里的峪岭漫町村。

刚下车,王波涛的母亲就在路边笑脸相迎,忙不迭地说:“这么大老远,老师辛苦了,赶紧家里坐。”一听孩子母亲的说话声,就能感觉出她是个实诚人。环视家中的陈设,虽谈不上富有,但干净整洁。

在与王波涛母亲的攀谈中,董焕维了解到,王波涛和弟弟从一岁起就由爷爷奶奶管教。王波涛母亲哽咽道:“我们欠孩子太多了。波涛这娃不爱说话,可能是和爷爷奶奶没有共同语言,也可能和我们相处太少,娃回来就待在房子里看书,偶尔做一些家务。”看着眼泪在王波涛母亲的眼眶里打转,董焕维深感为人父母的不易,也深感转变孩子的紧迫性。

正说着,王波涛的奶奶回来了,去幼儿园接孙子的爷爷也回来了。从爷爷口中得知,老两口有两个儿子四个孙子,儿子都在外打工,老两口负责管教四个孙子。听此一言,董焕维对眼前这两位老人心生敬意。看着他们沧桑的脸庞、伛偻的身影、满眼的期待,董焕维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现在管一个孩子都那么狼狈,更何况四个!虽孙儿绕膝,但老人的苦乐辛酸都装在心中,老人也不易呀!谈话中,奶奶反复说:“老师,我孙子就交给你了。我两个儿子没上过什么学,我就盼望着我孙子能考一个好大学。”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人内心的期许。

在问到王波涛母亲以后有什么打算时,她沉默不语。董焕维说:“其实孩子在学校表现挺好的,就是感觉每天生活学习不快乐,不愿打开心扉和老师同学交流。好几次午休查宿舍,孩子都是早早就回到宿舍,吃没吃饭我都问不出来。孩子内心的孤独,言语表达的欠缺,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用爱心、耐心去破除孩子心灵的藩篱,给予他情感上的温暖,让他感受到快乐。”听了这番话,半晌之后,王波涛母亲终于开口了:“老师,我决定在孩子备战高考的关键阶段留下来陪孩子,不出去打工了。”话语一出,大家都笑了,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了很多。

家访结束后,恰逢富平中学要召开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董焕维觉得这是教育孩子的好机会,于是把王波涛叫来问道:“你妈妈说不出去打工了,要陪你备战高考,感觉咋样?”王波涛情不自禁地露出久违的笑容:“那当然高兴啦!”董焕维说:“老师给你布置个任务,看你愿不愿意完成?”“啥任务?老师你说!”“艺术节上,咱班要参加经典诵读比赛,我听你平时读课文声音虽然不是很大,但感情挺饱满的,声音富有磁性,想请你担任领诵,你看可以吗?”“老师,我……我能行吗?”“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在董焕维的鼓励下,王波涛终于答应了老师的要求。

接下来的赛前准备中,王波涛就像换了个人一样,一有空就反复训练,胆量越来越大,诵读越来越轻松自如。比赛那天,董焕维特意将王波涛担任领诵的小视频发给了他的妈妈。王波涛妈妈回信息说:“想不到,我儿子这么优秀,都能担任主持人啦!谢谢你,董老师,谢谢你来我们家家访,谢谢富平中学!是你们改变了我的儿子和我们全家!”

新闻推荐

博物馆日即将到来 去这些高颜值博物馆看看吧

5·18国际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华商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五一”假期陕西历史博物馆...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