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嫂如母——记“中国好人” 王玉白(上篇)

渭南日报 2021-04-27 10:50 大字

编者按

在富平县美原镇联友村,说起王玉白,乡亲们无不竖起大拇指,说她是个“好嫂子”。20岁的王玉白嫁到联友村,刚过门,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40多年来,她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4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其中聋哑的大弟因病致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公婆和丈夫相继离世之后,她依旧悉心照顾小叔子,用坚守诠释“长嫂如母”。

她不仅对家人不离不弃,对邻里也热心相助。多年来为村里的孤寡老人、贫困户义务打扫卫生、洗衣服、理发。在疫情防控期间,她更是不顾安危、冲锋在前,用真情演绎人间大爱。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1—2月“中国好人榜”,王玉白光荣上榜。

渭南日报 记者 杨欣 白冰涛

“我爸、我妈和我掌柜的(方言,丈夫的意思)都不在了,只要有我一口吃的,绝对不能把我兄弟饿着。他爱吃面,咱晌午擀面吃。”4月8日,记者见到王玉白的时候,她正在和面。67岁的王玉白,个子不高、短发,衣着朴实但干净利落,走路带风,干活麻利,说起话来有着关中女人特有的爽朗。

婆婆去世没过多久,公公也生病了。为了方便照顾老人,王玉白和丈夫晚上就和老人睡在一个炕上,端屎端尿伺候,帮老人擦洗。日子一天天过去,在王玉白精心操持照料下,公公86岁时安然辞世,二弟和两个妹妹陆续成家。

“在我心里,嫂子就是妈,她对我们一家子都好。她对我的好,对我一家的恩情,我们一辈子都还不清。”说起嫂子,小姑子李金英满满地感激。从她记事起,母亲就体弱多病,一直都是嫂子照顾她,从穿衣、吃饭、上学到嫁人生子,都是嫂子一手操持。她生娃、坐月子是嫂子伺候的,两个儿子小时候的衣服、被褥和尿布,甚至孙子的衣服都是嫂子给缝制的。

“有些人对自己的爸妈和兄弟都做不到这样好,而王玉白这么多年来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这样的事情咋能不让人敬佩!她就是我们村的榜样!”联友村妇联主席李风娥竖起大拇指说道。

“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没上过几天学,也不懂啥大道理,就知道我们是一家人,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在王玉白看来,自己做的这些事都是很普通的事,没什么值得宣扬的,这都是她应该做的。

长嫂如母,生活虽然艰难,但让人倍感温暖。王玉白是位坚强的嫂子,对家人不离不弃、对生活不折不挠,用柔弱的双肩支撑起贫困家庭的一片天,演绎了人间至爱亲情。

新闻推荐

咸阳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本报讯(政研)4月15日市委政研室(改革办)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渭华起义红色教育基地和富平县习仲勋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党...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