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拼搏 平凡医路亦出彩 记“渭南青年名医”、市中心医院康复疼痛科主任赵俊龙

渭南日报 2021-02-25 00:54 大字

本报记者 崔晓怡

提起康复,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针灸、按摩等,而在市中心医院康复疼痛科,一排排尖端、精密的设备,颠覆了大众对康复与疼痛的认知。

这里拥有全国第一台立式银质针温控治疗系统,全省第一台全自动矿物质泥蜡疗系统、高端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系统,渭南市第一台PRP治疗系统、脑循环治疗系统、情景互动康复四肢联动踏车和疼痛微创射频治疗系统等先进的治疗设备。康复疼痛科这个“小”科室如何能在三甲综合医院走在了行业前沿?科室医护人员说,他们有赵俊龙这个“龙头”的带领。

1977年5月,赵俊龙出生在富平县张桥镇里仁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儿时的他对长辈们积劳成疾受煎熬的情景印象深刻,梦想自己以后能成为一名“厉害”的医生、让村民不再受病痛的折磨成为他儿时最朴素的从医志向。有一次,他生病,家人带他辗转了几家医院求医都没有明确诊断,也未有明显效果。最后,一年的病痛竟然在颠簸中奇迹般地痊愈了。“为什么”疑问更坚定了他的从医梦想,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赵俊龙考入了陕西中医药大学。

由于和孪生弟弟同时上大学,家里的经济负担非常重,大学期间的赵俊龙一点儿都不敢浪费光阴,发奋读书。幸运的是,因为品学兼优,他被学校推荐享受到香港培才基金的资助,基金会老总对他说“:你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所学的本事回馈社会,我们不需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句朴实的话语,深深地震撼着赵俊龙,并烙在他的内心深处。从那时起,赵俊龙便对自己的学业有了更高的要求——求精、求进,造福群众。大学5年,他深入钻研,几乎阅览了图书馆中所有相关专业书籍。

赵俊龙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市中心医院工作。在刚入职的轮岗锻炼中,好学又踏实的赵俊龙,先后得到两个“红火”的“大”科室主任的挽留。他都婉言谢绝,他说:“尽管现在科室小,学科弱,只要老百姓有需求,我就有责任把它做好。”

当年,科室还十分简陋,只有2名医生、2名护士,没有住院床位,只有3台老旧的超短波治疗机、1把简易牵引椅和几盏红外线治疗灯,能开展的业务也仅限于针灸和超短波治疗,病人也少之又少。“闲”时,赵俊龙把心思全部放在临床实践学习上。他深知,无论是一个科室还是一名医生,精湛的诊疗水平都是立身之本。期间,他坚持利用节假日自费去西安各大医院学习,在城中村、社区进行义诊,既为群众减轻病痛,又给自己找到了许多实践的机会。

工作中,赵俊龙发现,由软组织问题引起各种疼痛疾病现有治疗手段效果不理想,他便钻研探索,创新提出用“针刺松解”治疗疼痛相关疾病的诊疗思路。在北京针刀总院、中山医科大学进修深造后,他将脑血管现代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技术加以融合,确立研究课题,发现其对大脑后循环障碍引起的头晕患者治愈率可达90%以上,好转率100%。针对长期患颈椎疾病的患者同时伴有腰椎疾病、长期患有腰椎疾病的患者颈椎也有较大问题的现象,赵俊龙又创新提出“针刺松解软组织加颈腰同牵”的治疗方法,大幅度提高了颈腰椎相关疾病的治愈水平。

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出彩。2013年,赵俊龙全面主持科室工作后,为了提升服务能力,立即组建康复病房。病房设立之初,人手少,经验尚浅,要随时跟控感、医保、合疗、医务、设备、质量控制等部门进行协调。病房里还住着30多个病人,其中,有3个病房都是插满管子需要康复的重病号。他每天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陀螺,忙碌的时候,3个月都没有回过家,吃饭、睡觉都在值班室里。那时,他没有上下班的概念。期间,妻子从最初的埋怨“不顾家”到最终理解支持。因经常不回家,被儿子起外号叫做“空气”。他的父亲因前列腺增生导致急性尿潴留,小腹鼔成了篮球,疼痛难忍,也不愿打扰他的工作。对家人,赵俊龙深感愧疚。

这些年,他坚持不懈地钻研业务,积极参加国内康复疼痛学科最前沿的学术交流活动,借智发力把诊疗水平推向新高,先后带领及主持省市级课题5项,在国家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编专著1部。科室也已成为陕西中医药大学本科实习点、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康复治疗教学点及渭南市中医临床带教点,在业内学术交流和患者的口口相传中,“冷门”的康复疼痛科变得“热闹”起来,业务量翻了60倍,树立了渭南疼痛与康复圈标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群众中享有口碑。

作为门诊党支部书记,赵俊龙在支部管理工作中,努力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擦亮“渭南卫健党旗红、守护生命渭医行”党建品牌,创新推行多元化积分管理,坚持将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坚定、具有大局观念和奉献精神、忠诚于党、热爱人民的优秀分子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培养引导他们在岗位上建功立业。赵俊龙创新推出“工作数字化量化管理制度”,作为分配绩效收入的依据,科室人员这样给出评论:“严肃、公平、公正,还能激励大家学习掌握新技术。”人性化管理是激发科室团队建设的活力和源泉,每天下班后,科室医护人员充满活力地跳着“健康操”,已成为医院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他鼓励医护人员“动”起来,让大家“健康上班、快乐工作”。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康复疼痛科已发展为拥有疼痛门诊、康复门诊及病区3部分,共有33张治疗床及22张住院床位(常加床40张到50张)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科室。44张床的新病区和2500平方米的治疗区即将投入使用,先后招引培养技术人员26名,购置70余种设备,可开展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肉毒素注射、PRP技术等10余个高精尖项目,成为渭南地区乃至全省的行业佼佼者。

科室先后获“省青年文明号”“市青年文明号”“服务标杆窗口”“优质服务示范科室”“优质服务模范岗”“科研立项奖”等荣誉,成为市临床重点专科、市疼痛疾病质控中心、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等。赵俊龙个人先后荣获“市中心医院十佳医生”“优秀青年医师”“渭南青年名医”“市三三人才”“市五四青年”“市优秀科技奖”“首届市优秀青年名中医”“渭南年度标杆人物”“市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市优秀党员”“省创优青年”等称号。

“赵俊龙身上有一种正能量,每天都在向大家展示着坚持不懈、精益求精、服务至上的工匠精神和医者情怀。”这是科室同事对他的评价。

赵俊龙说:“正能量就像阳光,总能照亮一定的范围。‘存仁心、施仁术’就是医者的正能量,我希望自己能成为其中的一缕阳光。”

新闻推荐

一线传真 写春联 送祝福

1月30日,富平县文联携手县书法协会开展“点赞环卫工新春送祝福”活动,为一线环卫工义务写春联送祝福,让每位环卫工在家门口...

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