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富平县王寮医学观察隔离场所战“疫”群英谱

渭南日报 2020-03-31 00:37 大字

本报记者王能力通讯员王腊梅柳博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富平,有这样一群“逆行者”,他们冲锋在前,肩负起护佑生命健康的重担;

他们也有惶恐、有牵挂,却将这一切严密地藏于防护服下;

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离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道别年迈的父母,毅然决然地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他们就是奋战在富平县王寮医学观察隔离场所的全体人员,他们用使命和担当谱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温情故事……“

我是党员,让我上”

“作为一名党员,我请求到一线,请组织批准!”富平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干部郭平安三次给大队长发短信,要求参加隔离场所疫情防控工作。

1月26日(大年初二)早上,富平县新冠肺炎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出1号命令,由县应急管理局牵头负责,县教育局、县公安局、县卫计局疾控中心、王寮卫生院等配合,完成王寮职中医学观察隔离场所190间隔离房间的改造及物资调配运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接到命令后,各参战单位迅速传达、积极部署,干部职工争先恐后报名参战,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主动叫响“我是党员,让我上。”一时间,一封封按下红手印的“请战书”,涌向所在单位领导的案头,铮铮誓言,让人泪目。

疫情突然,任务繁重艰巨,医学观察主要承担全县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任务。为确保观察场所一开始就高效有序运行,1月26日晚上,富平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寮医学观察隔离场所负责人张红卫主持召开了卫健、公安、教育、疾控等部门参加的现场协调会,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任务,并连夜投入工作。

王寮职中校区已停用一年多,门窗破旧,桌椅不全,水电等基础设施近乎报废,改造难度大,加之疫情期间劳动力缺乏,掏钱多少,无人可雇。“电不通,就提灯夜战,没有水,就用盆端,所缺物料,上街去找,商店关门,就去敲门叫人,不讲困难,不讲理由,必须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这是张红卫给所有应急干部现场下达的动员令!

当天下午,县应急管理局班子成员冲锋在前,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自带工具迅速集结,加入了场地清理、食堂改建、水电查检等的攻坚战中。当天就施工改造完成观察隔离场所用房98间,调拨购置物资100余套,按时完成了指挥部下达的工作任务。医护人员、防疫人员、安全保卫、后勤值守人员全部到位,当晚,首批医学观察隔离人员顺利入住。

唯一一套防护服让给了留观者

“谢谢你们这些天来对我的照顾,等疫情结束,我一定来感谢你们。”一名被解除观察的人员离开时激动地说。

由于当初对疫情认识不清、恐慌情绪严重,有的群众对工作不配合,大吵大闹,不愿意接受医学观察,有的埋怨生活不方便,对工作人员提意见,甚至四处举报。

2月9日,天空飘着小雪,寒气逼人,留观人员王某以有身孕为由,拒绝留观,工作人员就反复劝导,讲政策、普知识,从20时左右一直做工作到凌晨,把观察场所仅剩的一套防护服让给王某穿上,最终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该留观人员才同意上楼留观。

针对群众的实际困难,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家有小孩的观察者,工作人员送去了玩具、书本和零食,有老人的及时送去了换洗衣服……同时,工作人员还利用手机短信、微信等和留观人员实时沟通,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

随着工作的深入,留观人员看到工作人员辛苦的付出,也深受感动,有的留观人员在解除医学观察时,留下了感谢的字条,发来了感谢的信息。有位叫“善缘”的留观者发来了这样的短信:“你们既是医生、护士,又是服务员、苦力,穿上防护服,你们忍辱负重,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你们身体健康,加油!我们一起!”看到听到这些发自群众内心的话语,工作人员纷纷表示,群众的要求就是对他们的信任,群众的表扬就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军人风采永不褪色

战争年代,他们保家卫国;和平年代,他们守卫家园。疫情来临,他们勇担重担,到最危险的地方,战疫情、保平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从部队副团转业的县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红卫,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体现出一名军人的本色,从大年初二开始,靠前指挥,上下协调,始终在第一线,从观察场所的改建施工到日常运转,处处都有他的身影。40多天来,他瘦了许多、黑了许多,老家70多岁的父母牵挂儿子,多次打电话询问情况,他来不及细说,都是匆匆挂断。局班子成员惠虎年、刘耀朋、李永成紧密配合,坚守一线,工作抢着干,重担抢着扛。

军人出身的王寮卫生院院长田新红,虽然是一名女同志,当观察场所进人、出人时,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她始终坚守在现场,详细核对人员信息,指挥隔离区医护人员接人、送人,话语不多,安排有序,成为孙春祥、吴耀辉、张苗、夏青等医护人员的主心骨。

“王寮医学观察隔离场所需要一名工作人员做饭,你收拾好东西,直接到王寮观察场所报到。”接到组织指令后,由县应急管理局抽调到县公安局烟花爆竹打非大队的李军二话不说,士官转业的他一干就是40多天,高峰时期一个人要做近百人的饭菜。随着隔离人员的增加,士官转业的冯登登、谷志彬和部队复员的高伟也加入到炊事员队伍。

士官转业的杜怡光、支展华和干部余爱国3名同志,主要负责物资采购和后勤保障工作,他们跑遍了县城各大超市。停电、停水了,工人一听要到观察场所施工,出钱多少都不来,他们要想尽办法寻找人手,好话说了一河滩,来回跑了几圈。“不管再难,必须确保后勤保障不掉链子。”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疾控中心的张小龙、王少伟、尚兵(士官转业)3名同志负责观察场所的医疗废物处置、医疗消杀等工作,小龙身单力薄,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器楼上楼下消杀,时刻冲在最前线,随时提醒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像保护自己一样保护着战友们。

“90后”尽显青年担当

2003年非典,“90后”还只是被保护的孩子,2020年,他们却活跃在抗疫最前线。他们自豪地说:“这是‘90后’的担当。”

在王寮医学观察隔离场所,全体工作人员上下齐心,无私奉献,这其中除了“60后”“70后”“80后”外,还有一批“90后”。面对疫情,他们主动请缨、逆流而上,虽然年轻的脸庞尚未褪尽稚嫩和青涩,但在此时却展现出最大的坚强和勇敢,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贡献着青春力量。

王寮卫生院的护士张苗是1992年出生,也是一个4岁女儿的母亲,听说要进驻医学留观场所,她第一个报名,与同院的医生吴耀辉第一批进入隔离楼层,40多天从未轮换,工作期间,他们既是医护人员,又是心理疏导员、物资运输员、垃圾清运工,高峰时,每天上下楼运输物资、医废垃圾、生活垃圾等高达1吨多,防护服下的衣服经常是湿了暖干,干了再湿。想念女儿了,就让孩子奶奶抱着孩子在楼下,她隔着窗子看几眼。她说,作为一位母亲,没能陪伴孩子虽有不舍,但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在疫情防控面前要有勇气担当,必须跟上去、顶上去、冲上去!与张苗一样同是“90后”的医护人员还有3人,她们用“逆行而上”的行动,诠释了“90后”医护人员的担当。

同为“90后”的还有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的由闯、党佳、郭康等民辅警,他们在中队长周虎的带领下,负责观察场所的安保工作,24小时坚守岗位,处理突发情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及时补位,配合有力,始终冲在最前方。在疫情防控一线,像他们这样的“90后”不胜枚举,他们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当中,一个个逆行的身影,绽放出青春最美的模样。

应急人舍小家顾大家

观察场所进人、出人时间不固定,值班人员必须始终保持战时状态,随叫随到。

“医护、疾控、公安、应急,各单位人员立即到位,准备接人!”

“食堂,早饭准备好了没有?”

“医护人员,饭菜已送到楼下,请接一下。”

从大年初二开始,这几乎是王寮职中观察场所值守干部宋丰华在对讲机中重复最多的话。每天早上6时,他们便赶往灶房,配合厨师一起择菜、做饭、给医护人员和留观人员送餐,他们却经常吃的是凉饭凉菜。关键时刻勇担当,舍小家为大家。大年初三是李刚胜父亲的生日,他只能打电话祝父亲生日快乐;吴宏利曾因血压问题住院治疗,仍坚守工作岗位;宋丰华、白小平家中还有未满周岁的孩子需要人照顾……

从开始时的恐惧到最后的无所畏惧,在他们的影响下,应急系统党员干部纷纷签名请战,强涛、李广东、李文涛、郭平安、何天学、韩刚峰等同志主动领命,驻一线轮换,以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应急人的使命担当!

在这场战“疫”中,王寮医学观察隔离场所的全体工作人员无疑是一群勇士,他们冲锋在前,用平凡的身影和坚忍不拔的意志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屏障,他们是疫情防控一线最美的“逆行者”。

新闻推荐

最好的礼物 陕西省水务集团提升水质造福群众侧记

采用膜设备的富平北塬水厂徐关涛摄□汤少林“今年春节放假回来,明显感觉咱们这儿水质变好了,水也清澈了,也没有水垢了。以前...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