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丰陵陵园遗址发掘最新成果 三出阙遗址、翼马同现世
近日,唐丰陵陵园遗址发掘获得重要成果:发现了陵园西乳阙的三出阙结构。这一礼制建筑建构,清楚地代表着陵墓主人的皇帝身份。
■唐顺宗其人
当太子25年做皇帝186天
推行永贞革新被逼退位
唐丰陵位于富平县曹村镇北侧的金瓮山之阳,是唐代第十位皇帝唐顺宗李诵的陵墓。
唐顺宗李诵(761-806),父亲是唐德宗李适,祖父是唐代宗李豫,曾祖父是唐肃宗李亨,高祖父是唐玄宗李隆基。
在唐朝皇帝中,他是特征鲜明的一位:位居储君时间最长。以长子身份被立为皇太子,由于父亲德宗在位时间长,他做太子长达25年,做皇帝仅186天。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即位后,他立刻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进行改革。和刘禹锡、柳宗元等人一起,形成了以“二王刘柳”为核心的革新派势力集团。他们维护统一,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反对宦官专权,积极推行革新,史称“永贞革新”。最终被宦官俱文珍等人逼迫退位,永贞革新宣告失败。
■2012年考古调查
两乳阙东西相距128米
地面以下部分保存尚好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唐丰陵考古队张博介绍,作为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2012年对丰陵陵园遗址进行了全面考查勘探。
陵园整体上略呈近方形,两乳阙东西相距128米,地面以下部分保存尚好。下宫平面呈长方形,除西面墙址破坏无存外,其余三面墙址保存较好。
什么叫乳阙?什么叫下宫?张博介绍,帝陵陵园一般有两道大门,都在陵园的南侧。第一道大门一般在距离陵山1.5公里到2公里处,其建筑在唐代叫“台”,宋代时叫“鹊台”;乳阙则是帝陵的第二道大门,是高台式建筑,一般由东西两部分构成。进入乳阙后,就标志进入了陵园的核心区域。
下宫则是唐宋时期帝王陵的附属建筑。下宫在主陵的西南方位,是守陵人包括陵署官员、军士、宫人进行祭祀等活动的场所,也是谒陵的帝王进入陵区后的休憩准备之处,一般都是一组大的建筑群。
■最新考古发现
遗址出土翼马为罕见石刻精品
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陵园的西乳阙遗址和下宫南侧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西乳阙遗址位于南神道石柱以南690米处,整体为夯土结构,其南侧被生产路破坏,北侧大部保存完好。夯土台基平面呈梯形,表面以条砖包砌,台基四周有砖铺散水。夯土台基东西长22米,南北残宽11.8米。其上阙体为三出阙结构,东西长21.5米,残宽11.2~9.2米。
张博介绍,三出阙是阙的一种形制,也叫子母阙,是一个整体,但分成了三段,渐渐收窄,有两个拐角。这是人为划分出来的礼制建筑,三个阙代表最高等级是皇帝专用;两个阙就是太子用;一个阙就是高级官员用。这次发现三出阙结构,清楚地代表着陵墓主人的皇帝身份。
下宫南侧建筑遗址位于下宫南门外50米处,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门屋结构,其东西长12.9米、南北残宽8.6米。
张博介绍,下宫南侧建筑是第一次在唐陵陵园发现的此类建筑,与下宫南门之间有道路相通。
考古人员在西乳阙及下宫南侧建筑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有板瓦、莲花瓦当、方砖等,还有一些陶器及瓷器残片。
陵园石刻原存3件,即南门神道石柱1件、西门和北门石狮各1件。新发现神道石柱1件、翼马2件、石马和牵马人各3件。石马及牵马人均残损严重。值得一提的是,神道西侧的翼马保存完好,雕刻精致,是难得一见的石刻珍品。
■考古发现意义
为研究唐代陵墓制度
发展演变提供重要新资料
张博表示,丰陵西乳阙是继乾陵、顺陵以来发掘的第三处乳阙遗址。乾陵、丰陵乳阙遗址的三出阙结构与顺陵乳阙的近长方形结构,显示了帝陵与“号墓为陵”之间显著的等级差异。
张博表示,这次丰陵遗址的发掘,搞清了陵园西乳阙、下宫南侧建筑的形制结构,了解到现存陵园石刻的具体数量和保存现状,为研究唐代陵墓制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也为丰陵保护规划的制定和唐帝陵整体申遗提供了科学、翔实的依据。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洁周钰捷12月4日,渭南市人大“40年·深情回眸再出发”主题采访团走进富平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富平县人大常委...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