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变形记
本报记者 刘雪妮 文/图
内容提要: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王金山早已将做粉条的一个个流程熟记于心,再加上爷爷、父亲和乡亲的倾囊相授,十六七岁的王金山也慢慢成了村里做手工粉条的“把式”。做粉条成了他最熟悉的职业,也成了他心中的一种情结,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
多年前,红薯种植是富平县王寮镇太平村村民的一项重要产业。红薯不仅养育了这片土地淳朴的群众,还流传下了一种美食食材——红薯粉条。一入春,太平村的群众会将红薯苗栽到地里,很快整个村就被生机勃勃的绿色所覆盖。到了霜降时节,村民从地里挖回红薯,开始新一季的忙碌,让这些红薯变成美味的粉条。
红薯手工粉条非物质文化市级传承人王金山、爷爷王文治和父亲王世英都是村上做粉条的“老把式”。王金山看着爷爷、父亲及左邻右舍做粉条,他在红薯粉沉淀发酵的香味中、在粉条加工房蒸腾的热气中长大,帮着大人敲红薯粉块、用红薯粉面把玩……做粉条成了他最熟悉的职业,也成了他心中的一种情结,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眷恋。
因为从小耳濡目染,做粉条的一个个流程王金山早已熟记于心,再加上爷爷、父亲和乡亲的倾囊相授,十六七岁的王金山也慢慢成了村里做手工粉条的“把式”。
用清水将红薯洗干净,用自制的工具磨成红薯粉。最短的时间内将红薯粉放入大一点的容器内清洗稀释,并用包布吊起来过滤。静待几天后,淀粉会慢慢沉淀聚集到容器底部,这时小心地把上面的水分舀出,用更为细密的纱布将红薯淀粉包上吊起来,慢慢沥干水分后放到较为通风的地方晾晒。随着时间的流逝,淀粉最终便凝结成块状。红薯就这样转化成淀粉,完成它第一次美丽的蜕变。
干燥后的淀粉经过粉碎,将进行它的再次转变。一大早,各家的大灶都会烧得旺旺的,一大锅开水不断在锅里冒着泡。这就要开始制作手工粉条的关键一步——冲淀粉糊。将淀粉放入开水淋过的面盆内,加入烧开的水,用手在淀粉和热水间快打圈使它们充分融合。水量多少全凭经验把握,没有特定的比例。淀粉在热水的作用下开始熟化,变成黏稠而稍微透明的粉糊。接下来,洗干净的粗木棍就登场了,木棍在淀粉糊中像打搅团一样不停地用力搅拌。淀粉糊被搅拌成半透明状后,加入淀粉和温水,几个人一起配合和成大面团。抓起一把粉糊,用自制的漏勺试漏一下,如果粗细均匀漏起来不断,说明粉团和到位了。
而漏粉,则是更考验技艺的步骤。这一步,握漏勺的手必须稳,敲勺的手必须力道合适,只有这样做出来的粉条才能粗细均匀。在热水锅里定型的粉条被拨出锅,直接进入凉水中投凉,穿在自制的杆子上挑到室外清冷的空气中晾干。每到这时,太平村一架架粉条就成了村里最靓丽的风景线。晾粉条必须在寒冷的天气里进行,因为经过冷冻后,粉条才能一根根不粘连,劲道爽滑。
说起手工粉条制作,王金山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虽然有段时间他相继开过鞋厂、手套厂、酱油厂,也做过很长时间的粉条销售代理商,但每年霜降时节一过,回家做手工红薯粉条于他依然是一件有着极强仪式感的大事,几十年来从未中断。
2002年,王金山回到村上,决定和父辈一样把粉条加工作为事业用心经营,手工制粉和面,坚持传统手工工艺。但与爷爷和父亲不同的是,他建起了冷库等设施,将手工粉条制作做成了全年产业。在严格把控质量的同时,建成了较为标准化的晾晒场,制定严格的生产及卫生制度,誓将手工粉条做成放心食品、良心食品,适应现代人的食用需求。
如今,在他的粉条加工厂内,常年招聘20多名贫困群众务工,每人日工资80~200元不等。王金山还成立了合作社,吸引村上做手工粉条的群众加入,规范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促使村上红薯粉条加工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如今,他们全村每年加工红薯4000~5000多万斤,仅此一项可让群众实现增收3000多万元。
“我这些年坚持做手工粉条,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客户。有一次一名外地客户打电话和我聊了两个多小时,说吃我们村生产的粉条,吃到了儿时的味道,希望我们将这一产业好好做下去,让更多人都能吃到儿时的味道。”说这段话时,王金山特别动情,他说因为多年在外跑,他特别能理解这名客户的感觉。
除了自己坚持按照传统工艺制作粉条外,王金山和父辈一样,将手工粉条制作技艺传给了大女儿王娜和小女婿姚超,希望他们也能将这项手艺一代代传下去。
他说,粉条包容性特别强,可以吸收任何菜品和肉类的香味,东北的猪肉炖粉条、河南的粉条菜,包括我们老陕的烩菜,哪一样能离开粉条?“越朴实的食物,越会被人记挂,粉条虽然不是什么珍馐,但绝对是很多人喜欢的美味。”王金山如是说。
新闻推荐
展览现场“陕西很有文化气息,西安更是一座神奇的城市,这里给了我众多灵感和关于艺术创作方式的启示。”12月17日,西...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