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灰老板”变成了今日的“农老板”。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且看──王英世的“痛”与“变”
本报记者 张绚丽 实习生 张桉妮
核心提示:富平县美原镇鸿雁村,村里有的人家几代都靠烧石灰谋生。2013年,富平县全面关闭白灰窑,王英世的饭碗丢了。2015年,王英世响应国家号召,在家门口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互融共进的绿色发展路子。
“花椒收与不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9月施肥是金子,冬天施肥是银子,春天施肥是铁片……”近日,刚刚参加完中级职业农民考试的王英世,正在娴熟地给河南新安县的一批考察团耐心讲解当前花椒树的栽培、修剪及水肥的管理。
几年前的王英世还是一个年收入过百万元,在当地红极一时的“灰老板”。如今,他不仅摇身一变成了“农老板”,还身兼数职:驻村辅警、调解主任、帮扶产业指导员、农民大学生。
痛 年入百万元的产业一夜关停
王英世,富平县美原镇鸿雁村人。鸿雁村位于富平县城北部乔山沿山一带,毗邻金粟山森林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说起村里曾经辉煌一时的产业,今年46岁的王英世仍然记忆犹新。“我当时主要搞白石灰运输和销售,一天最多的时候走二三十车货,一年挣个百十万元不成问题。但白灰窑污染真的大,村上那几年黄烟滚滚,粉尘扑天,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除了严重的空气污染,运输白灰的车辆还将村里唯一的一条公路碾得坑坑洼洼,且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村民苦不堪言。
据有关部门统计,当时乔山附近共有大小土法白灰窑300多个,石渣厂60多家。其中,仅鸿雁村周边就有土法白灰窑102家,石渣厂13家,当地青壮劳力大多在这些厂子打工谋生。
2013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大,富平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富平县土法石灰窑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全面关闭白灰窑。
长期赖以生存的饭碗丢了,接下来该怎么办?村民们一下子懵了。
有一技之长的王英世在深圳的一家企业找了一份开叉车、装货柜的工作,虽然收入不菲,但他觉得“离家太远,长久下去不是办法”。
变 家门口织起绿色发展梦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2015年,在外打拼一年多的王英世决定回乡创业,并响应国家号召,在家门口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互融共进的绿色发展路子。同年6月,在当地政府和村“两委”的帮助下,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富平泽峰农业有限公司,在鸿雁村流转了500亩土地,种植优质花椒树,第二年又流转了500余亩。
为了鼓励更多的“灰老板”打响碧水蓝天保卫战,近年来,鸿雁村通过贫困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和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资金,不断扶持、鼓励像王英世的富平泽峰农业有限公司一样的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不仅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还增加了当地群众收入。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鸿雁村包括王英世在内,共有30余名“灰老板”主动放弃石灰开采,并把目光转向发展花椒、柿子等绿色产业,成功转型。
“我们村还计划将金粟山旅游景区和美原小吃以及花椒、柿子等结合起来,打造一条乡村旅游观光线路,让村里人能够长期受益,稳定增收。”王英世说。
如今,鸿雁村天更蓝了、树更绿了。昔日灰窑密布的金粟山,也变成了3A级绿色景区。
学 他成了高职院校的一名农民大学生
“我当初只是想着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技术、管理门槛比较低,适合转型,但真正做起来,感觉自己掌握技术还是好!”提及自己的转型之路,王英世坦言,最难跨越的还是技术问题。为此,王英世从学生做起,不停的给自己“充电”。
2018年,他获得了全市初级职业农民认证;今年6月23日,他参加了中组部农业农村部在山西贾家庄的培训;9月17日,他拿到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园艺管理专业录取通知书,成为一名农民大学生;10月16日,他又参加了全市中级职业农民认证考试。
开学前夕,除了自己报名,王英世还积极动员他在初级职业农民培训班的同学和周围的亲戚朋友共300余人报考了职业院校。其中,渭南职业技术学院154人。所学专业包括园艺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农产品检测、酒店管理、电商运营等。
展望未来,王英世语气坚定:“前段时间我们和一个四川客商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已经以48元一斤的价钱卖了一部分花椒。等今后产业顺了,越做越大,挣钱是迟早的事!”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李恂)为提升代管资金管理水平,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近日,富平县财政局召开了全县代管资金预算单位业务座谈会...
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