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绿色”处理的渭南实践

渭南日报 2019-06-21 11:30 大字

渭南日报 记者 史王萍

仲夏六月,记者跟随市环保督察组“回头看”,探访渭南市生活垃圾处理情况。

在炎炎烈日下,原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相当难忘的“嗅觉之旅”。然而两天的采访中,记者充分见识了一堆堆垃圾如何经过“绿色”处理后变废为宝——沼气发电。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背后,是渭南市生活垃圾“绿色”处理的生动实践。

村镇县三级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已建成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是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渭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群众的殷切期盼和强烈要求。为回应群众关切,深入推进渭南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根据《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渭南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渭南市不断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资金保障,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目前,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已基本建立,正在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区)处理”模式进行运转,逐步建立完善村镇县三级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渭南中心城区已建成33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区,其他各县(市、区)也积极探索进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全市现有县级无害化垃圾处理场10座,实际日处理量1792吨。其中:一级处理场1座,二级处理场9座。富平县和蒲城县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工在即,大荔县和渭南中心城区的焚烧发电项目也在积极筹划之中。

绿树成荫的生活垃圾填埋场

提起垃圾填埋场,出现在记者头脑中的刻板印象就是:荒山野坡,杂草丛生,每逢夏季,方圆几里恶臭熏天、蚊蝇乱窜、污水横流,过往行人无不掩鼻而过,怨声载道。

走进富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彻底颠覆了记者的印象。目之所及,一个小山沟,葱茏的树木环绕周围,中间铺了HDPE膜用于雨污分流,刚刚填埋好的垃圾迅速被黄土覆盖碾压。即使下到沟底,也闻不到明显异味,看不到明显垃圾。要不是富平县生活垃圾填埋场场长孙六宽介绍,记者根本没意识到这就是生活垃圾填埋现场。

“我们垃圾填埋场现日处理生活垃圾约150吨,严格按照国家卫生填埋标准分区、分单元、分层填埋。对每天进场的垃圾推平、压实、消毒杀菌、覆盖规范作业,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了库区雨污分流,防止雨水进入垃圾增加渗沥液产量。另外,我们还建成了沼气收集处理系统(火炬燃烧),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孙六宽介绍道。

绿树成荫,芳草遍地。华阴市、潼关县、临渭区垃圾填埋场依然如此。中午11时前,所有密封好的垃圾收集车已经完成了一天的垃圾清运填埋工作。

“我们是边清运,边填埋。要求所有的垃圾车都要封闭严实。而且专门修建了洗车台,出垃圾填埋场的车辆不能带泥,雨污分流也大大减少了渗沥液。”华阴市垃圾场负责人李保卫介绍道。

不仅如此,潼关县还定期邀请环保部门对场区周边大气、地下水、地表水和渗沥液进行监测,并出具相关检测报告;同时,定期更换和完善垃圾场库区“两布一膜”。定期布排加高填埋库区的透气石笼,有效防止和杜绝了可能造成的渗漏危害。

对于大家都“严防死守”的渗沥液,市住建局环卫处田卫奇解释道:“渗沥液简单说就是生活垃圾经过挤压、腐化后的污水,是一种含有重金属成分的复杂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降水和垃圾本身的水分。COD基本都在5000mg/L以上,浓度远远高于市政污水,这是目前全国垃圾填埋场处理的核心问题。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就是减少渗沥液产量。如果渗沥液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污染。目前渭南市所有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全部建成渗沥液处理厂,对渗沥液进行深度处理,达标排放,减少对地下水和大气的污染。”变废为宝的沼气发电

一方面对渗沥液进行处理,实现绿色排放;一方面又利用垃圾沼气发电,实现变废为宝。在渭南市马家沟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厂,垃圾腐化产生的沼气彻底完成了最后的华丽转型,实现并网发电。

该沼气发电厂于2016年1月建成并网发电,是由渭南百川畅银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实施,总投资2553万元。每小时平均抽取收集气体500.24方,发电720.37度,每日平均抽气1.3万方,发电1.8万度,年产值300万元。

“垃圾填埋气发电技术是集环保和节能于一体的能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它是利用工业、农业或城镇生活中的大量有机废弃物垃圾,经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驱动沼气发电机组发电。”该电厂厂长张兴华介绍,填埋气发电厂是以填埋气体为燃料,在抽气发电的同时,也能加速垃圾分解,增加垃圾沉降速率和深度,增加填埋垃圾量,减少无害化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

可喜的是,今后像马家沟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厂这样的项目将越来越多。

目前,规划投资3.6亿元的光大环保能源富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于6月底开工建设。项目总规模确定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分两期实施,一期建成后日处理生活垃圾600吨,发电22万度,真正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彻底改善区域环境。

(编辑 褚婷婷审签 徐磊)

新闻推荐

热点追踪 多家水泥企业同时涨价13次 省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

华商报讯(记者陈思存)华商报5月22日A04版报道的陕西多家水泥企业两年内同时涨价13次,涉嫌垄断一事有了最新进展。华商报记者...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