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柿柿红

铜川日报 2019-02-20 07:36 大字

我的家乡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曹村镇。

记得小时候和父亲回老家,全是土路,高低不平,还要翻好几道沟,车子把人颠得心都能弹出来,几十公里的路,要走半天时间。奶奶住的屋子是土墙土炕,屋里只有一扇小窗户,光线昏暗,又不舍得用电灯,进屋得适应半天,这看见奶奶坐在只铺了一张凉席的炕上。奶奶见到我们,急忙爬到炕里面,在一堆杂物里翻出用纸包了几层的柿子皮,高兴地说着:“快吃、快吃,给你们留着呢!就怕他们几个娃偷吃完啦。”我使劲嚼着干巴巴的柿子皮问:“奶奶,柿饼呢?这个不好吃。”奶奶忙说:“柿饼谁舍得吃,都拿到集市上卖钱了,有皮吃都不错了。”我不情愿地吃着,回头看着奶奶那个土炕,无论春夏秋冬,土炕上永远铺着一张磨得明光发亮的凉席。

大妈忙着给我们做饭,由于烧柴火,厨房里烟雾缭绕,把人呛得不停地咳嗽。每次回去都是雷打不动的汤面条。开饭了,大伯借来一张小桌子,一个人一碗面条,桌上摆着一小碟盐、一小碟油泼辣子、一小碟葱花,没有酱油和醋,但这已经是对我们最好的招待了。临走时,大伯下到地窖里给我们拿红薯,家里的红薯可是我们最喜欢的美食了。

四十年后的今天,我的家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来土得掉渣的小乡村,变成了如今远近闻名的大村镇,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剧《岁岁年年柿柿红》就在我们镇里拍摄的。现在回老家的公路一马平川,水泥路面村村通,出行特别方便,一个小时就到了。路两边的新农村都是一排又一排的砖瓦房,各家的门楼也很气派,都是琉璃瓦砌成的,造型各异,大门全是赭红色漆刷的,而且宽敞,一辆小轿车进出自如,门前屋后还有小花园和种菜的园子

走进大伯家,四合院内两层楼房,窗明几净,炕上铺着软乎乎的褥子,大大的超薄彩电悬挂在墙上。一转身看见大伯端着一大盘柿饼和琼锅糖笑着说:快吃、快吃,这可是我们曹村镇的特产。我急忙问:“怎么不见柿子皮?”。大伯说:“现在谁还吃皮,柿子都吃不完,现在全村都靠做柿饼和琼锅糖发家了。”

走进厨房,有电磁炉和煤气罐。一个烧稀饭,一个炒菜。馍都嫌蒸着麻烦,一般都在外面买。不一会儿一桌丰盛的饭菜就摆好了,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吃着饭,大伯不停地说:“现在政策就是好,农民衣食住行都不用发愁,政府一帮一资助贫困户,带领他们脱贫致富,看病合疗政策优惠多,每年还要为妇女进行免费的两癌筛查,现在的生活和过去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啊!”

富平柿子种植历史悠久。据资料记载,富平从汉代就开始栽植柿子,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富平柿子加工独具匠心,柿子加工后的产品有柿酒、柿醋、柿脯、柿子糖等等,而最有名气的是柿饼。富平柿饼以当地生产的传统名优柿子品种“富平尖柿”为原料,经过清洗削皮、日晒压捏、捏晒整形、定型捂霜等多道工序精细制作而成。“吊柿饼”是富平县的独特景观。削过皮的柿子整齐地挂在架上,如一面面橘黄色的珠帘,经过阴干,从架上垂挂下来,弥散着淡淡的果香。富平柿饼有四个特点:甜、软、糯、无核。柿饼肉多霜厚、入口即化、甜美入心。

富平曹村镇马家坡村干旱少雨,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不高,但却适合果树的栽植,关中地区多数树种在这里都可以成活。2003年11月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曾以“柿子红遍马家坡”为专题报道了该村柿子产业。富平柿子种类繁多,有升底尖柿、辣椒尖柿、珠柿、方柿、四不像柿等十多个品种。倘若在霜降前后走进马家坡,就会看到漫山遍野的柿子挂满枝头、彤红一片,家家门前都在削皮、挂晒柿子,场面十分壮观。如今,曹村镇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重要的柿饼种植、加工、销售的集散地,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张葛萍)

新闻推荐

富平县新春廉政“第一课”开讲

记者王能力通讯员张毅“新春廉政‘第一课’就是以学开局,以学‘收心’,以学明纪,既是一堂廉政教育课,又是一节‘收心’归...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