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议让文物“苏醒” 两国著名街区“牵手” 陶瓷艺术灵感碰撞 中法文化论坛里“干货”满满

华商报 2018-09-20 02:07 大字

本次中法文化论坛为西安带来了一次文化盛宴,这次文化饕餮没有务虚,几乎干货满满,几个平行论坛都为西安的文化层次、艺术知名度和旅游品质提升献计献策,并带来了非常好的机遇。

“中法旅游论坛”

里昂半岛区与曲江新区合作

在众多平行论坛中,“中法旅游论坛”备受关注,不仅仅因为中法都是旅游大国,文化差异性让两个国家的旅游业魅力无穷,更因为旅游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中越来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次论坛由中法文化遗产与艺术行业合作顾问玛丽·皮埃尔·阿斯奇耶和清华大学文产规划设计院院长李季共同主持。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高中印,著名视觉设计师、大型活动导演、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姜浩扬,图尔市市长克里斯朵夫·布歇,星级厨师安托万·热迪等重要嘉宾,就中欧文化旅游发展趋势、中国国内外特色小镇建设、旅游发展中文化的带动作用、文旅项目质量与经济收益的平衡、新技术给文旅发展带来的契机等内容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和探讨。主题演讲精彩纷呈,讨论热烈,灵感不时迸现,金句妙语迭出。

此次论坛除了中法嘉宾们的观点、思想交流碰撞之外,最大的收获是法国里昂市半岛区与西安曲江新区大唐不夜城新唐人街签署了“国际友好街区”合作意向书。两个街区分别是里昂与西安最著名的旅游文化街区,双方将在文化、旅游、商业三方面进行合作。双方将促进两街区文化交流,定期组织文化活动,引进优秀演出、剧目、展览、活动,传播两国优秀传统文化。双方将大力推介两街区旅游互通,共享旅游资源,推广两国旅游文化,互动游客往来。双方将联动互补,高效推动两街区商业合作。

“博物馆论坛”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

9月18日,本届中法文化论坛平行论坛之一的“博物馆论坛”(西安会场)在西安博物院举行。来自中国与法国博物馆领域的近10位专家学者共同就当代博物馆在城市发展中的功能与意义进行了演讲,并与现场嘉宾及观众进行了交流探讨。

作为第三届中法文化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此次“博物馆论坛”分别设立北京与西安会场,两场活动先后在故宫博物院熙和门、西安博物院举办。西安分会场论坛由“艺术8”协会主席、前巴黎美术学院院长亨利·克洛德·顾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院长段清波主持,邀请中法两国博物馆领域6位专家参与讨论。

众所周知,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公益性、开放性以及巨大的艺术性承担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嘉宾在讨论中认为,博物馆的真正价值,不在拥有多少馆藏,而在用这些馆藏如何传播文化,以史鉴今,启迪后人。因此,这就要求博物馆必须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不断提高馆藏文物利用率,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多多“苏醒”,让馆与馆之间的文物多多“流动”,让它们“活起来”。这一点对于西安的博物馆来说就很有指导意义。比如有专家就认为,多让文物苏醒,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文物,不仅仅让文物局限于博物馆范畴,可以开设更多论坛,让文物通过互联网呈现,取消一些观赏门槛,拉近和观众的距离等等,这些建议为西安这个“文物大户”在博物馆文化建设以及创新上开拓出更多可能性。

“中法陶瓷文化论坛”

富平陶艺村吸引中法两国关注

“中法国际陶瓷文化论坛”也作为平行论坛在中法文化论坛期间举办,不同的是,这个论坛在陕西富平陶艺村举办。也让富平陶艺村获得了中法两国的关注度。

陶艺论坛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围绕“当代中法陶瓷文化的互鉴与创新”这个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和交流。在“中法国际陶瓷文化论坛”演讲中,出席本次活动的中法代表分别就传统陶瓷艺术和制瓷工艺在当代社会语境下的传承与创新以及当代陶瓷发展与传承的机遇与挑战发表演讲。

此次“中法国际陶瓷文化论坛”走进陕西富平,誉为“现代陶艺之都”的富平陶艺村,有着全球最大的现代陶艺博物馆群落,经过十几年发展,博物馆群已经建成开放主馆、北欧馆、法国馆、澳新馆、美国馆、加拿大馆、英国馆、德国馆、意大利馆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陶艺主题馆和国际陶艺文献中心。

据悉,目前有国际陶艺家们驻村创作,这个陶艺村也成为陕西文化的一处新风景,有法国专家表示,想来富平陶艺村生活学习,让这个艺术角落和法国艺术产生结合,通过文化论坛传播新的艺术特色和角落,对于宣传陕西陶瓷文化艺术来说也算是一次巨大的收获了。华商报记者 赵蔚林/文 张杰/图

新闻推荐

富平县人民法院 召开干部作风排查整改工作会

本报讯(记者刘娜通讯员王进)8月25日上午,富平县人民法院召开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推进会,院党组书记、院长党宏军参加会...

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