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基础教育发展的“上海密码”

渭南日报 2018-04-25 01:08 大字

  富平县淡村镇南社初级中学李向锋

  2018年,富平县将要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省级“双高双普”创建验收,如何补齐创建短板,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高速通道在哪?富平教育人将目光投向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富平县中小学校长赴沪考察研修活动成行,本人幸在此行。

  除了创建困惑而外,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有很多的教育困惑想在上海寻找答案。于是我把本次考察研修叫作——探寻基础教育发展的“上海密码”。

  第一站,上海市洛川学校。

  步入校园,看到一则工作通知。“亲爱的家长:您好!春如诗般瑰丽,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悄悄地向我们走来啦!合着这美妙的春之旋律,您的孩子即将踏入小学,为了让您了解‘家门口的好学校\’——上海市洛川学校,学校定于3月24日(周六)召开校园开放日活动,特邀请您和您的孩子前来参加。”

  这则消息,我的关注点在于两点:一是“小幼对接”工作春季学期初就开始着手;二是“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个称谓。2016年我调任南社初中校长,提出了“牢固树立‘五个意识\’,努力创办群众家门口的精品学校”的办学思想。我认为,国家教育均衡的至高境界就是每一个辖区群众的家门口都有好学校,有精品学校,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公平且优质的教育。今天,在上海市洛川学校,竟然有隔空对话、理念相通的地方。快哉!

  第二站,上海市普陀区浔阳路小学。

  美女校长朱乃楣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浪漫且充满诗意的校园文化美图“寻阳文化”——润泽生命、洵美且异。

  一所多年前还很普通的公办学校,如何经历时间的积淀,华丽转身,蜕变成上海市新优质学校、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呢?

  调研学习中我发现,有两点很关键:一是课题研究助推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从1998年起,浔阳路小学就参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而且一直坚持至今。“新基础教育”不仅给浔阳路小学带来了近20万字的研究成果,更带来的是学校脱胎换骨的蜕变。二是校园文化的准确定位和课程体系的深度开掘。“浔阳”——“寻阳”,“洵美”—“寻美”。由这些文字的玩味提炼而得的“寻阳文化”校园文化主题,既有本校文化的独特性,又有丰厚的教育内涵。由此想到了我们南社初中确立的校园文化主题“荷韵书香”,如何更好地落地生根,深度开掘,值得深思……

  第三站,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

  “一所把孩子们捧在手心里的学校”(中山学校宣传语)、“自主实践,和谐发展”(中山学校的办学理念)。参观,听报告,听课,座谈。惊叹、羡慕、振奋之余,我陷入了沉思。我知道,无法复制和模仿上海教育。但思想的碰撞不能只发出沉闷的喟叹,更应该有飞溅的智慧火花。启示有三:1、立足学科建设,抓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2、坚守改革传统,丰富办学内涵,找准特色定位。3、坚持小班化教学试点。

  第四站,青浦区崧泽学校。

  崧泽学校以上海之源的“崧泽文化”为背景,吸取远古先民“刻苦、精细、合作、创新”的崧泽精神,以“崧泽文化陈列馆”为代表的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底蕴深厚,很有历史厚重感。

  学校是文化积累、传承、引导、发扬的重要场所,发掘传承辖区文化精髓,积淀创建学校文化,我们责无旁贷。由此,我再次想到南社初中的“荷韵书香”,想到镜波园的对联“尚论古人兴关学;以待后来望河清”……清康熙年间那个从上海近郊昆山游走天下的大师,来到富平南社乡亭子村,挥洒文字,阐述思想。它能给予今天的教育怎样的文化指引和思想启迪呢?坐高铁赴沪途经昆山时,我头脑中闪现的画面就是顾炎武从长江太湖之畔,游学于富平南社温泉河畔的场景。

  第五站,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这是一所占地8078平方米的袖珍学校;这是一所多年前面临撤并的学校,辖区学生纷纷择校外流。如今,地方没变,静教院附校已经成为一所光华耀眼的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静安神话”如何演绎?一句话,靠内涵发展;一个人,张人利。说到静教院附校的内涵发展之路,必须提到一些关键词:后“茶馆式”教学,“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研究,每天风雨无阻的跑步锻炼,无教辅的教学,作业分层制度,思辨厅等等。我突然觉得,罗列的这些关键词就像一粒粒金色的种子,多么渴望能在频阳大地找到合适的土壤,能有包容温暖的阳光雨露,让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由沪返回时,我一直苦思冥想,基础教育的“上海密码”到底是什么?

  我总结:一个主方向——内涵发展;五个关键点——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课程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科研;四个核心素养——开阔的胸怀、科学的理念、大胆的革新、持续地坚守。

  行文至此,我的眼前展现出一幅奇异美丽的教育图景:云天澄澈、大地广袤、阳光普照,所有的孩子都能自由快乐地奔跑。

  愿景并不遥远,但要一步步迈进。就从家门口的学校开始吧!

新闻推荐

老人掉进污水池 民警生死营救

  78岁的退休工人胡师傅,到渭南富平县庄里镇走亲戚。途中,因为对环境不熟悉,不小心掉进6米多深的污水池。接到群众报警后,民警火速前往现场,上演了一场生死营救。  事发4...

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