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变得“有滋有味” 中科院西安分院组织院士专家开展科普巡讲活动纪实
吴岳良院士在安康中学讲科普。张行勇摄
本报记者吕扬
中科院西安分院分党组书记杨星科带领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团西安分团成员,春节前,赴富平县立诚中学和富平县淡村镇初级中学开展科普教育。
为了让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科学技术在脱贫攻坚中发挥更大作用,2014年至2017年中科院西安分院组织中科院院士和专家在全省各地为中小学生、贫困地区农户和农技员作公益性科普类和励志类报告171场次,赠送科普著作和挂图近3000册(套)。
天文学家武向平、数学家徐宗本、理论物理学家吴岳良、古生物学家舒德干、地质学家张国伟、神经科学家鞠躬、脑神经科学家蒲慕明等中科院院士足迹遍布西安、延安、商洛、安康、汉中、铜川等地的中小学校,他们传播科学知识,用科技的力量和科学家的魅力激励同学们立志高远,努力学习,为实现科学报国的梦想打下坚实基础。
让科学家的声音回响在校园
“我学习地质、从事地质科学教学与研究已近60年,有一些感悟和体会。今天我和同学们就地球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进行交流,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国伟教授走进西安中学,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科普报告。
“什么是地球科学?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张国伟院士带领同学们共同开启了地球科学的探索之旅。从恒星诞生,到太阳系形成,再到地球演化,张国伟院士通过图片演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揭开了地球科学的层层神秘面纱。
“认知地球是为了服务人类。”张国伟院士说,探索宇宙奥秘与地球起源、认识地球及其规律,才能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支撑,才能更好地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活发展水平,改善人类生存条件,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地球科学发展的目标与任务。
“同学们,人类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也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与挑战。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极端天气增多,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恶化,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张国伟院士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是21世纪人类的共同呼唤,人类社会发展需要重新整体认识地球系统,地球科学因此处在重大发展、探索、转轨以及理论创新的新时期。希望你们当中有研究志向的人,未来可以成为地球科学研究的新生力量,服务国家需要,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张国伟院士对科学实践的感悟、认真谦虚的态度使同学们深受教育和启迪。
这是由中国科学院在全国发起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活动之一——院士进校园系列讲座的一个场景。谈到院士专家开展科普巡讲活动,杨星科告诉记者,中科院是我国科学研究的“国家队”,从事着自然科学研究工作。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科技人才,需要从中小学开始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教育,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团就肩负着传播科学的重任,而且在多年的科普巡讲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学者风范激励学子成才
“这是我童年时期唯一的一张照片,那个时候我就是一个砍柴娃。”一张泛黄老旧的黑白照片拉开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宗本讲座的帷幕。
“从砍柴娃到科学家——我的另类创业故事”是徐宗本院士为西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学子们作报告的主题。“希望我的成长轨迹能对同学们有所启示。”徐宗本院士从自己的成长经历出发,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求学和科研工作中的感悟,鼓励同学们从“立志、做事、为人”三个方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徐宗本与同学们分享了这句话,并劝诫大家在日常小事中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在逆境中拼搏、在拼搏中塑造自己,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用知识改变命运,用科学照亮未来,让追求卓越变成一种习惯。徐宗本院士充满激情的报告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师者的循循善诱和学者的治学风范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同学。
徐宗本长期坚持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将科普教育视为己任。他不忘“穷孩子”本色,设立“希望之翼助学基金”,每年帮助两名贫困家庭的“山里娃”实现大学梦。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情,让更多像他这样的“山里娃”依靠知识改变命运。
在富平县立诚中学和富平县淡村镇初级中学设立科普教育基地,是中科院西安分院实施“科普从娃娃抓起”的举措之一。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在心中树立科学梦想,中科院西安分院邀请著名的科学家为同学们宣讲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理想。节假日期间,中科院西安分院还邀请学生代表走进中科院的研究所,现场感受、了解科学实验,增强感性认识,帮助孩子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陕西高科技成就让我们自豪”
年近八旬的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陈中仁研究员是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团西安分团团长,他曾到多所中小学开展科普讲座。每当他讲到西安光机所为“嫦娥工程”研制的CCD立体相机成功拍摄并传输回月球表面高清晰度的照片时,现场总是掌声雷动,同学们纷纷表示:“没想到我们陕西的科技水平这么高,这让我们很自豪。”
陈中仁每次到学校宣讲时,同学们都会要求他播放几段神舟飞船的探月视频,分享成功喜悦。中国首次把月基望远镜建在月球上、首次用极紫外相机“回望”地球等离子体层和用测月雷达对月球进行30米~100米深探测、“嫦娥”探测器和“玉兔”月球车在月球表面互拍及五星红旗闪耀月球……这些高科技都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科学家每次作报告时,除了传播科学知识外,都不忘对同学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通过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中科院西安分院除开展院士专家巡讲活动外,还组织学生到国家授时中心骊山天文观测站、位于蒲城的“北京时间”授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大气细小颗粒化学分析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人工模拟降雨大厅等地参观,通过整合天文、地球科学、基础科学、高技术科学等科普资源,充分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学教育活动。此外,中科院西安分院还依托各研究所的重点实验室、标本馆、野外科考台站等平台,组织青少年参加科学夏令营、科学探究体验等活动,让科普教育活动变得“有滋有味”。
新闻推荐
日前,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老倔头“斗酒”传奇》巡演活动在富平县拉开序幕。该剧由陕西演艺集团京剧院创排,全剧通过老倔头及其家人以祖传的“郭家老酒”与日军两次斗酒的独...
富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富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