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玲芳:爱心凝聚向上力量
本报记者 毕云丹 通讯员 闫晶晶
远远的,贺玲芳从大荔中学主教学楼走出来与记者汇合。娇小的身材着一身正装,头发轻轻扎起来束在脑后,步伐坚定且充满力量。
她微笑着问我们:“要采访什么,我是化学教师,不擅长。”
当得知要进课堂时,贺玲芳放松下来爽快地回答:“这个我擅长,一会就有我们的化学课。”
10分钟过后,我们跟随贺玲芳来到高三6班的教室。讲台上,贺玲芳用洪亮的声音开始了这堂习题辅导课。清晰的逻辑、严密的思维以及高效的节奏,她用她的力量让整堂课充满活力。
打破伪命题
在贺玲芳眼里,“年龄的差距会产生代沟是个伪命题。”
她说,代沟存在于年龄差距过大的人之间,但是到了教师这里,只要与学生心理上无差距,就不会产生代沟,只要心理上有沟通,一切就能顺畅。
从学生入学报到,贺玲芳就迅速调整心态,把自己化为一名高中新生,与学生深入交流,做学生的大姐姐,用高一新生的心理去接触他们,把自己融入到他们中去。
“在学生中间,我总是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坦诚相待,让学生感到与老师之间没有距离。从而敞开心扉,接纳你、相信你。”这是她做教师近三十多年积攒的经验。
时机成熟了,她会再结合自己的经验,一步一步去引导学生度过离开父母后的彷徨期,快速适应高中生活,适应高中学习,探寻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爱心是根
“爱心是学生上进心的原动力,也是班主任建立威信的重要途径。”这么多年与学生相处下来,贺玲芳用爱心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向上的、充满爱的氛围,一个用爱凝聚起来的充满力量的集体。
“因为贺老师这份浓浓的爱和持续的爱,我们才能够无畏前进,才能够在迷茫和彷徨的时候找到来时的路,找到心中的目标,并坚定地走下去。”在学生们的心中,也正是因为这份爱,才让他们变得强大。
当记者问贺玲芳为什么会这样和为什么要这样时,她回答,在座的每位学生都是初中时的佼佼者,家长的心头肉,虽然她们在努力调整学生的心理,但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个体总是有差异的,他们的进步成长也不会同步,在个体都非常优秀的集体中,稍有懈怠就会落后,这种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此时,班主任的一句鼓励,一次谈心,有可能就会很快化解问题,因而,对于在某些方面落后的学生,她都会无差别地捧出她的看家宝:爱心。
每每这些时候,贺玲芳就像是一个能体谅孩子的妈妈,循循善诱与学生坐下来深入浅出地沟通,帮助他们填平成长道路上的崎岖,指引他们找到正确的方向,用关怀与爱心扶他们走路。
“四心”是魂
贺玲芳实践得出:精湛的教学艺术和深厚的业务功底是聚拢学生的一根绳子。
她不断努力,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探索教学新途径,努力做到学高为师。
经过不懈努力,贺玲芳在业务上获得了各种赞誉:省级教学能手、市级师德标兵、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模范、明星班主任、高考突出贡献个人……
课余她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用文字书写出来:《实施乐学教育,培养创新精神》获陕西省教育学会优秀教学论文,《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在渭南市基础教育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研究课题结题会议上荣获优秀论文奖;承担了省级课题《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研究》研究工作。
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从“公平心”“责任心”“宽容心”“赞赏心”着手教育学生做优秀的人、正直的人。
“教师的责任心不是表现给别人看的,而是让自己无愧于教师身份的,只要心中始终装着学生,学生心中也会装着你,你对学生真心付出了,学生会给予回报。”这种责任感促使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全身心都投入到班级管理,使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
在对待那些犯了错的学生,贺玲芳觉得,应多点“赞赏心”和“宽容心”。
学生有错,班主任该批评,但她从不尖刻地指责、数落,粗暴地训斥、挖苦,她会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批评方式,如以褒代贬,先褒后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论学生犯怎样的错,他们始终是受教育者,是正学着做人的时候,应给予更多的改过机会。慎用批评,对学生要毫不吝啬地表达由衷的赞美,哪怕是他的一点进步。做一个欣赏者而不是挑剔者,学生心中会生发出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与教师的距离拉近了,由亲师到信教,一直到成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李沛华摄本报讯(记者刘李佳)3月2日,2022年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在市体育中心召开,各县(市、区)文旅局局长、体育中心主...
大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