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碗碗腔登上大舞台记事(上)
崔晓极
陕西戏曲根深枝茂,计有剧种凡50余。然皮影碗碗腔是其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千百万观众常为此戏曲的艺术魅力而倾倒;老一辈艺术大师如田汉等钟情于碗碗腔皮影戏剧本;当代的艺术家如张艺谋、陈道明等进而又推崇它的唱腔音乐。著名音乐艺术家赵季平在央视《开讲啦》说:“我要强烈呼吁,你们到那些角角落落去看我们民族音乐的宝贝,那不得了……如碗碗腔的打击乐,碗碗腔有很多东西,它的节奏变化,它的小节奏,有搖滚元素,很现代。我们有志的作曲家应该学了新的音乐技术以后,把我们这些音乐元素,用到不同的题材和乐队中去。”
让渭南人引以为自豪的,皮影碗碗腔戏曲这朵清丽婉约的奇葩是在家乡土生土长的,也是从这里开始流向了四方,更喜它还是从渭南这块大地上走出狭小“亮子”而登上多姿多彩戏曲大舞台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百废待兴,戏曲艺术适其时而蓄势待发。1950年西北军政委员会和陕西省暨西安市人民政府,成立了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曲改进处。初一成立,改进处就特约渭南戏曲碗碗腔老艺人“一杆旗”杜升初口述剧本30多本,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接着碗碗腔皮影多次受邀参加西北大区和省地的戏曲观摩演出,参加民间戏曲座谈会和调演。这些举动都给了皮影碗碗腔艺人们激励和启发。碗碗腔艺人们也意识到,喜爱碗碗腔戏曲者虽众多,而演出是三根椽绑一块白布耍灯影,稍远点就看不清,多半只能上堂会或庭院演出,容纳观众少。碗碗腔皮影生、旦、净、丑均由抱月琴者一个人独唱,多数人听不见又缺色彩。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创新演出方式,扩大受众面,是碗碗腔戏曲艺术家面对的新课题,群众也热切期盼碗碗腔焕然一新!
1956年,大荔县沙底村业余剧团用碗碗腔成功排练演出了传统剧《献连环》,第一次把皮影碗碗腔搬上了戏曲大舞台,一改传统的偶人在“亮子”表演,变为演员在戏曲大舞台上演出,这是碗碗腔戏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沙底村是大荔重镇朝邑远近闻名的一个行政村。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同朝皮影”生成、演出、广泛流传的一个中心区。发源于古同州今大荔县和原朝邑一带的“同朝皮影”是宝贵的戏曲文化遗产。“同朝皮影”在清代乾隆年间就形成了完整且独特的艺术风格。难能可贵的是从古到今沙底村始终有人在坚守传承碗碗腔皮影艺术。这个村各个时期也产生了不少的皮影戏曲艺术家如闻名遐迩的张礼常等。村里现在的一个段家班皮影社就有120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赫赫有名的“段家班家庭皮影社”,它是当年同朝地区皮影主要优秀班社代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沙底村碗碗腔皮影艺术家多方寻觅传播空间,在坚守传承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尝试着开创性地把碗碗腔推上戏曲大舞台。
朝邑沙底村农民业余剧团举起了碗碗腔创新的大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这件戏曲界不小的事,给当时的专业剧团带来很大的震动和冲动。有两个专业剧团雷厉风行积聚力量,也开启了碗碗腔上舞台的研究和演出。其一是陕西戏曲剧院三团,邀请了华阴华县碗碗腔皮影老艺人当唱腔教练,后来又专程去大荔沙底村聘请了“同朝皮影”碗碗腔风格的老艺人王逢堂做老师,于1957年在省上大舞台推出了碗碗腔《金碗钗》,大获成功。这个团后来索性改名“陕西戏曲研究院华剧团”,“华剧”就是碗碗腔。后来又改叫“陕西戏曲研究院眉户碗碗腔团”。这个团推出不少优秀的碗碗腔剧目,这是后话。其二渭南朝邑剧团,为把碗碗腔搬上舞台作出了重要贡献,是碗碗腔创新的功勋团。
朝邑剧团成立于1951年,行当齐全,实力雄厚,集合了当时一批著名演员,如秦腔正宗李正敏先生、李玉民、贠安民、李西民、徐元民等,特别是李正敏先生还曾担任团长职务有3年之久,这可谓群星闪耀的明星团队。有人多年后评价说该团“雄冠东府,蜚声三秦,流誉京华,光芒四射”,确实一点不假。在全盛时期,他们没有把已有的优势和成绩当包袱,学习了“双百”方针,受沙底村业余团的启发,认为专业戏曲剧团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应走在先,有义务和责任把流行于本地朝邑的碗碗腔皮影戏曲更好更专业地搬上戏曲大舞台。他们请来了几位“同朝皮影”老艺人来团教唱法,认真选择确定剧本,民主讨论修改剧本,集思广益,自己选配创作唱腔音乐,自己导演。从1957年8月算起,总共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传统剧《二度梅》用碗碗腔呈现于戏曲大舞台上。未曾料到连演5场,场场爆满,各界反响热烈。陕西省文化局和戏曲艺术界的专家来看戏,他们说,你们把同朝碗碗腔搬上舞台是专业剧团的一个创举。你们的戏保持了同朝碗碗腔委婉细腻有刚气的特点。碗碗腔发源地就在你们这里,皮影每次最多只能有一二百人看,你们为群众办了件大好事,可以为广大群众演出了。
1959年的一天,按照省委的推荐和决定,剧团紧急赴西安为宋庆龄副主席专场演出了碗碗腔《二度梅》,宋庆龄副主席在时任省委书记和省长陪同下接见了全体演职人员。此后朝邑剧团又尝试移植了《朝阳沟》用碗碗腔演出,获得观众和专家认可,亦参加了西北五省区的戏曲会演。
1959年大荔和朝邑两县合并,原朝邑剧团改为大荔县第一剧团,后来改称大荔县碗碗腔剧团。名称改了,原剧团的底子和实力未改。几场碗碗腔戏曲的演出,让演职人员看到了艺术创新的前景,大家都有一个心愿,要让碗碗腔这朵艺苑奇葩,不仅开在陕西,也要让其在北方、南方甚至全国绽放异彩!西安招待演出归来,剧团积极赶排新节目,有位碗碗腔老艺人送来多年珍藏的手抄本《兵火拉伞》,剧团领导亲自动手整理修改剧本,团里的导演自导。很短时间推出碗碗腔《兵火缘》,在大荔县城连演10多场,大获成功。
1959年9月大荔县碗碗腔剧团奉调往西安戏曲研究院培训提高。陕西省文化局组织力量全面加工提升《兵火缘》,导演由著名老艺术家封至模担任,音乐指导为省音协副主席王依群,省上还为此成立了领导小组,拨有专款经费。导演非常严格细致,几近苛刻,对演员都是单人训练,有时为一段白口甚至用10个多小时。导演主要在人物的内心刻画和演员的身段、表演、唱念发音、吐字方面下的功夫最多。这也是基层演员难得的学习提高机会,直面大艺术家的指教,终身受益。经过50多天的艰苦磨砺,彩排验收时省文化局局长鱼讯和专家看了戏很高兴,鱼讯局长说:“大荔碗碗腔《兵火缘》可以代表省级水平招待中央首长和外宾了。”这时,全团人员才豁然明白来省培训提高的真实目的。此后,大荔县碗碗腔剧团分两次为中央首长演出。1960年日本前进座剧团来陕交流演出,大荔县碗碗腔剧团的《兵火缘》代表省文艺界招待了日本客人。
大荔县碗碗腔剧团因创新碗碗腔所彰显出的艺术追求和信誉令各方认可,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由陕西省委推荐安排,1961年大荔县碗碗腔剧团和富平县阿宫腔剧团组成陕西联合演出团赴京演出。碗碗腔剧团赴京有64人,1961年9月从西安出发,带了《兵火缘》《二度梅》《金碗钗》等剧目,在京40天演出22场。让演职人员感慨的是,没想到北京人那么喜欢我们的剧目;没想到观众那么迷恋碗碗腔音乐;没想到那么多的中央首长鼓励支持;没想到会得到北京音乐和戏曲界那么高的评价。幸喜,偶然间看到了一位当年赴京演出团成员写的演出记录,遂节选整理于此,相信你看了会领略到当时的盛况,
也会引发感触的。
新闻推荐
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是一年一度的大荔县官池镇东里村古会。这一天正好是大暑天,父母担心出嫁的宝贝女儿在婆家累着热着,想看...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