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课堂主阵地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大荔县朝邑镇初级中学教师 王秋红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学校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作用”。《纲要》从原则到方法,都给我们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要求,同时也说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整个教育宏伟工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利用教学渗透学科素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与法治内容相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繁荣昌盛,爱国主义更应该成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爱国主义历来就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学校的各门学科都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道德与法治学科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应当自觉地担负起这个重任。
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结合道德与法治内容进行。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搜集了2020年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并且取得良好效果的相关事例,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升华情感,从而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的祖国,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也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把爱国主义教育引向深入。
其次,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英雄事例”教育激励学生。如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让学生们搜集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并在课堂上交流,还组织学生看电视剧《觉醒年代》,通过电视剧了解陈独秀、李大钊、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国情教育,使学生对祖国壮丽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为曾经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结合历史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本原因,使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激发学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让学生更强烈地感受到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通过思想教育,让学生认识到,爱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真正做到爱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教导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活动,配合道德与法治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组织爱国主义方面的专题演讲会、讨论会、辩论会;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爱国主义录像片、专题片,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实效性;利用学校图书室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爱国主义的书籍等,从日常做起,培养学生的爱国行为。特别是重大的纪念日教育、传统的节日教育、英雄人物的诞辰纪念,向学生讲述这些英雄们的伟大事迹。还有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国歌、国旗对于一个爱国的中国人的重要性,并更进一步理解国家制定《国歌法》、《国旗法》和《国徽法》的重要性。
理论结合实践使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
在教学中,课堂学习是改造学生主观世界的主要渠道,如果能把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效果会更好。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传统”清明节扫墓活动,介绍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向烈士献花圈,让学生代表进行慷慨激昂的演讲等活动。而道德与法治教师最后不失时机地进行总结,使学生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英烈用鲜血换来的,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磨砺意志,逐步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劳动观。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积极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长期任务。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特点和教材的特点决定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师的责任。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教师必须打破旧的模式,寻求适应新形势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思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去感受、体验爱国主义教育。中学生个性单纯活泼,容易接受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只要我们充分掌握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立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形象地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之中,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新闻推荐
6月5日,全省“三夏”农机化生产暨小麦机收减损现场会在大荔县朝邑农场召开。现场集中演示、展示了“三夏”农业机械收割机...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