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风采|代东娥的生意经

渭南日报 2021-08-29 21:10 大字

渭南日报 记者 张绚丽

在大荔县,认识代东娥的人都感叹:“这个女的能干,身手利落,50几岁的人了,干起活来不亚于年轻小伙子。”

代东娥经营的石磨面粉合作社位于大荔县城东南角,代东娥说,她的生意经总结起来就十六个字——绿色环保回归自然,健康生态追求品质。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代东娥能办企业也非偶然。她的父母在陕棉十三厂工作,她和弟弟、妹妹通过招工也进了厂子。好学上进的她很快掌握了纱、布基本知识,成长为织布车间教练、车间主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后来,她离开了棉纺行业,调到水务部门工作。

2005年,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手织布绿色环保,连老外都很喜欢”一句不经意的话让代东娥拾起了传统手织布,办起了企业。她采取“基地+农户”的形式进行手织布加工,慢慢地,手工织机从20台发展到300多台;产品从单一的床单发展到床上用品、服装服饰、家居用品;加工点从零星的一两个村子发展到14个村子、会员300多名,年产手工布30多万米,加工各种产品两万多件套。

“晚上我和弟弟、弟媳洗布。早上天不亮,开车给西安、渭南服装厂送布加工,有时一天跑几趟。那个时候年轻,不知道啥叫累!”说起刚办企业时的情景,代东娥连连感叹。

在村上技能培训时,代东娥给妇女们说,女人能顶半边天。为啥?“女人和男人一样在地里干活,回来后女人还得烧火做饭,男人却歇着喝水,这样不行。女人做饭,男人打个下手烧火,总可以吧。农闲时,女人织布,男人打纬纱、婆婆打纬纱可以吧。这样不但能增加家庭收入,还能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到了发工资的时候,代东娥会引导员工懂得孝道:“给婆婆买上一包点心,给娘家妈买上一双鞋,你孝敬她,她支持你,团团结结,和和美美,多好啊!”

手织布经销市场慢慢地打开,并趋于平稳。有一天,管理着企业账务的父亲建议,能不能做石磨面的事。经过思考,代东娥觉得行,她给远在河南省的小姨打电话探讨此事,小姨说那边山里有石磨盘。于是,她和父亲开着车把磨盘从山里运出来,拉到小姨家组装,然后再拉回大荔。企业也从一间简易的小作坊,发展到宽敞明亮的大车间,面粉也细分成饺子、混合、全麦等类别。

“刚开始的时候,用磨出的面试着蒸馍,馍筋得嚼不动,硬得能打狗。我叫来村里懂行的老人看后才弄明白,得几个品种的面粉和在一起才行。”代东娥说。

咋样能保障石磨面的质量?自己种麦子最可靠。代东娥先是承包了1400亩地,雇附近的农民耕种,这问题就出来了。给地里施肥,一亩地10元,她到村上一问,行情是5元。对于什么时间施肥效果最好,农民不管那事,只要把肥料上到地里,完成任务就行,这又是个事。

到了麦收季节,她和员工们一人跟着一辆收割机收割、计量,饿了就吃泡面。晾粮时,用的是铲车,早上摊开,晚上收拢,快下雨时,量太大,半天收不到一块,把人能急死。

集思广益,从实际出发,她将田地归还给农民,让农民自己种、自己晒、自己储存,整个过程她只是监管。“批量播种,颗粒饱满,一亩平均打850斤,这个产量算不错。现在种植面积有2000多亩,这片种这个品种,那片种那个品种,都是在规划中进行。库房存一部分,然后现用现收,从农户那里陆陆续续再收一部分。”

采访过程中,记者随她走进石磨加工车间,里面整齐地摆放着11台石磨。“磨面前,小麦得入水,就是用水淘麦润麦。然后用大牙一咬,就知道湿度是多少了?”记者问,为啥不用湿度测量计?代东娥说“:仪器只能测出外表湿度,使不得。入水好不好,到位不到位,大牙一咬,嘎嘣一下,我就知道行不行。”

一台石磨磨一遍麦,面出来得搅拌均匀。用木锨一下一下地搅拌,很是费人。代东娥想,如果有自动搅拌机就好了。于是她在县城来回找机器,最后在网上找到了。“安装使用,两天干了15天的活,一下子把人省下了。”

她的石磨面如今已经走线上线下经营的路子,并和一家网商签订合同,一年供应5万公斤。前阵子人手紧,代东娥和丈夫做起了搬运工,整整一车货,硬是自己卸完。

白天忙上一天,晚上还要在办公室对账,回家常常已是晚上九、十点,代东娥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她,如同上足的发条不停旋转,忙并快乐着!

新闻推荐

大荔县教育局 召开中小学校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观摩会

本报讯(通讯员张春锋记者毕云丹)6月3日,大荔县教育局召开中小学校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观摩交流暨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分析形...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