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感动

渭南日报 2021-05-19 00:49 大字

大荔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武广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事情,大部分都会随风飘逝。能留在记忆里的,只会是那瞬间感动的画面和声音。

“能帮多少是多少”

进入不惑年龄的我,不觉已经和学生资助工作一起度过了三个春秋。不知是年龄增长后有了二宝的缘故,还是这几年工作接触的多是家庭困难的学生。我的四十岁,越来越容易被感动。

2019年冬日一个风雪的午后,我坐在资助中心大厅。突然,夹杂着寒风从门外闪进一位冻得满脸通红的中年妇女,她闪烁的目光在办公大厅的工作人员身上一一扫过,似乎在征求着大家:“我能不能开口?”迎着值班人员的问候,她急促地说道:“我想捐款。”

我连忙把她请进办公室,经过了解,80后的丁女士,幼年家境贫寒,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却不得不早早停学,帮助父亲料理家务,过早地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幼年的艰辛,使得成家后的丁女士勤劳、善良。她和丈夫经营了一家小门窗加工店,生活虽不富足,但每每回想起幼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未能完成学业,她都特别难过。久而久之,在她脑海里萌生一个想法,用微薄之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丈夫也非常支持她。她和丈夫说:“尽我们的一点绵薄之力,能帮多少帮多少。”

丁女士已经连续两年捐出了两千元,钱不多,作为一名农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微薄之力“能帮多少是多少”,让我感动至今。

下跪

2021年3月的天,依然是那么冷。一位单身母亲,双手颤抖着拿出厚厚一沓病历和收费票据,“我娃得了白血病,上不成学了。”“娃在教室门口把着门框,望着教室,不想走啊!”“前期治疗费用得几十万,求求你们想想办法啊!”

“可以把娃的助学金调整到特困档。”我说。

“谢谢你!”“求求你再想想办法,救救娃吧,她可是我的命啊!”她眼里满是泪水。

“我,我再想想其他办法!”我挤出了像极了应付的让我脸发烫的话。

“谢谢你了!”这位母亲突然向我跪下。

我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觉得我应该对着这位母亲道歉,我想说:“我没有办法。”但我说不出口,在心里,我对她的跪地也跪了下去。

时至4月,再也没有见到她。我整天在自责着,脑海里闪现着那位母亲的愁容。

进入5月,周一工作例会后回到办公室。看到那位母亲站在大厅,我心里一惊,犹如假期的作业没有完成却碰到了老师点名检查。我急忙招呼她坐下,很怕她问起我“想到的办法”。

“我今天和娃一起来了,娃在门外,头发掉光了,带着假发,我没有让她进来,不想让娃知道自己的病情。”“噢”,我的喉咙里干巴巴地发出这一个字,我抬头看向门外,一个白白净净的女孩,看上去十分乖巧。

“谢谢你上次提醒我申请低保救助,手术费没有凑够,现在让娃看着中医,暂时没有再恶化。”听到孩子病情稳定,我心里的愧疚稍微减少了一点。“娃现在就是非常想上学,看行不行”“这个可以,你回去联系一下医生,听听医生的意见,如果能上,我来联系。”我终于可以帮到忙了。

“好的,那我和娃先走了。”

“等等”,我连忙翻出口袋里的现金递到她手中,“等等”,办公室同事也拿出了现金。“不能要你们的”,她把钱推了回来。“我们也帮不了很多”,我们把钱硬塞进了她的手提袋。

“谢谢”,她的声音突然哽咽地哭了出来,跪了下去。

这样的下跪感谢让我愧疚。从事基层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帮扶工作的我们,遇到这样突发的情况还有很多。扶危济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帮助他们树立奋斗向前的志向,把党和国家的政策落实好,学生资助工作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推荐

冬枣熟了 群众笑了

5月11日,大荔县范家镇井庄村村民正在大棚里检视即将采摘的冬枣。目前,大荔县42万亩冬枣逐渐进入成熟季,首批上市价格已...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