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锦绣东河川
人宗庙
春意盎然东河川
刘耕/文 张航/图
仲春四月,天空明净如洗,暖风和煦,原野如画。驱车沿西禹路从蒲城孙镇出口处北上,是一片绿色的画廊,东行至洛滨镇富塬村东边,视野豁然开朗。眼前沟壑纵横,峰回路转,梯田叠翠,万崖呈碧。北洛河像一条银链,由北向南缓缓流去。这就是大自然赐予蒲城大地的富庶之乡——洛河川。
洛河川在家乡的东面,所以家乡人也叫它东河川。这东河川是北洛河流经的一段川道。南北约8公里,东西约10公里,流域面积100多平方公里。上世纪初,洛河西岸的麻街渡口,舟楫如织,人来车往,号子声声,此起彼伏。日渐繁荣的麻街渡口,成了渭北物资交流的集散地。普济镇、四保、西头乡都曾是它的名字,撤乡并镇后叫洛滨镇。
东河川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人文底蕴十分厚重,人文景点星罗棋布。西头街道有人宗庙。每逢清明庙会之日,街上行人不断,庙内人山人海。
在距西头街东西四五公里路的避难堡,有一个自然村叫龙窝村,村南的沟壑里,有处险峻的高崖,上面有两个瞭望孔,据说这是重耳避难之处。当时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对重耳兄弟进行追杀。重耳仓皇出逃。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逃到避难堡南面一沟壑中。后和随从在此安营扎寨,在高崖上凿了两个洞,下面安歇,上面一孔瞭望。
几千年来,虽经风雨冲刷,但重耳避难处的哨孔还依稀可见。后人便把重耳避难的地方叫“避难堡”,把离重耳避难最近的村叫“龙窝村”。
在西头街北三四里远的前阿村,有一处景点是三国时魏国大将邓艾的坟茔。邓艾有勇有谋,奉命率数万精兵,攻克西蜀都城,活捉刘禅。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与其子一起被杀。家眷被流放到西头后阿村。百姓义愤填膺,在埋葬邓艾的地方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坟茔。
在西头街的南面四五里远的苏家河村,奔腾的洛河水顺村东淌流而下。著名水利大师李仪祉举实业救国的旗帜,他匠心独运,在关中筹划修筑了八惠水利工程。1934年,在杨虎城将军的支持下,他筹措资金、组织人力开始洛惠渠工程建设,在此筑起一座拱形拦洪大坝,名曰“龙首坝”。把洛河水堵成一个天池样的湖泊,然后将洛水导入修好的渠道,可灌溉蒲、澄、荔30多万亩土地。天涝时河水顺坝顶翻滚而下,声似雷鸣,甚为壮观。
宏伟多彩的龙首坝区,现在已经是一个十分壮观的旅游景点了。每逢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车流似练,游人参观拍照,乐而忘归。
东河川是一处风景十分秀美的地方,日夜流淌不息的洛河,像一柄辟地的巨斧,用肥水和滩涂,拓展出一片五颜六色的烂漫。勤劳的东河川人,在川道肥沃的土地上种植五谷,栽植苹果、大枣、酥梨、葡萄、甜桃,拱起塑料大棚,种上时令蔬菜,奉献生活的甘甜。随着季节的变化,广袤的河川大地上,呈现出十分绚丽的色彩。春天的油菜花一片金黄,夏日的麦田荡着金波,秋天的红富士在绿叶间露出绯红的笑脸,红红的大枣缀满枝头,那一嘟噜一嘟噜的紫葡萄贮满生活的甘甜,清晨的巷道上是一路鲜菜的叫卖声。
多少年来,勤劳的东河川人世代秉承“耕读传家”的古训,教诲子女用心读书,成人成才。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前东河川从同州师范毕业的就有10多人,当时同州府设在大荔,同州师范在当时同州府辖内算最高学府了。这些人毕业后有的从教,有的从政,有的参加了革命。改革开放以来,西头人外出干事、创业、打工的人更多了,他们传承先辈们的勤劳、务实的品格,在各行各业作出了骄人的佳绩。
有一位熟悉东河川的哲人说:“东河川是蒲城的米粮川,澄城的后花园。”吾,谓为信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吕洁周钰捷)今年是渭南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起步之年,4月7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截至3月底,全市已完成营造林16.81...
大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