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人均收入从不到1000元增至2.5万 渭南这个村种冬枣成亿元村
以前小坡村河滩里万亩盐碱地,常年积水,“远看白茫茫,近看水汪汪”,无灌溉设施,只能靠天吃饭,农作物成活率低,大部分滩地被弃耕荒芜。但现在的盐碱地却大棚连片,万亩冬枣年产值1.1亿元,小坡村也由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变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说起这些变化,69岁的傅兴章笑得合不拢嘴。
盐碱地里种冬枣成“亿元村”
傅兴章是渭南市大荔县安仁镇小坡村人,村子距离黄河7公里,虽然大荔县自古就是关中平原的产粮大县,但小坡村却守着河滩万亩盐碱地一直过“穷日子”,遇到黄河涨水更是颗粒无收,村民连基本的口粮都没保障。
上世纪80年代,傅兴章家分了10亩土地,其中有4亩地在塬上,6亩地在滩下盐碱地,当时家里有5口人,口粮全靠塬上的4亩地,但仍填不饱肚子。滩下的盐碱地就种棉花、小麦、玉米,产量非常低,如果赶上黄河涨水,盐碱地要等到两三年后才能耕种,种上几年后地下的盐碱就出来了。
“印象最深的是,很多村民为了填饱肚子就去外边承包土地种粮食,自家分的滩下盐碱地慢慢荒了,我当时就想,这万亩盐碱地要是能长出庄稼该多好。1998年,还是村主任的薛安全决定带领大家尝试。粮食种不成,那就改种树,买来速生杨和雪枣,结果速生杨没两年就死了,从山西购回的雪枣树活了下来,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特别是2009年,村民李建华的10亩冬枣卖了23.8万,这让人很振奋,村民们纷纷建大棚种植冬枣。”傅兴章说。慢慢地冬枣被村民所认可,薛安全决定免费提供村民冬枣苗木,小坡村的冬枣种植面积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增长,到2014年,万亩盐碱地变成了冬枣园。因品质好销售旺,亩均收入过万元。小坡村不但脱了贫,还成了远近闻名的“亿元村”。“村民钱包鼓了,口袋里有钱了,现在人均年收入达到2.5万元,三分之二的村民家买了轿车,这在以前是完全不敢想的,这还要多感谢咱村的好书记薛安全。”
做大做强“小坡”牌冬枣
现在站在小坡村高处向东眺望,黄河滩地里万亩大棚铺向天际,每到收枣季,看着村民一车车拉着冬枣出去卖,65岁的村支书薛安全高兴之余又琢磨起新问题:村民把冬枣摘下来运到地头,客商收货再拉到县城转运,成本高也不利于保鲜,咋解决?
“我们县里有家物流公司,如果能把它引进村里就好了,节约成本。最终我们把物流公司引进村里,在村里建设物流基地和交易市场。给村民带来了很大方便,客商也很喜欢,不用来回跑地头。每年5月到10月,南来北往的客商不计其数,小小的冬枣除了满足国内市场,还远销俄罗斯、日本、捷克、泰国等国家。”薛安全说。
现在小坡村冬枣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人均收入从2003年不到1000元快速提高到现在的2.5万元,谈及未来,薛安全信心满满,“我们将改进冬枣树的灌溉技术,通过引进滴灌系统和智能大棚管理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水果的附加值,做大做强我们的自己的“小坡”牌冬枣,精细化策略营销,让大荔冬枣走向世界……” 华商报记者唐保虎实习记者 李悦 文/图
新闻推荐
山东聊城流翔高钙黄瓜对比示范。?陕西大荔流翔高钙冬枣对比示范。?烟台海阳流翔高钙网纹瓜对比示范。2020年,是...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