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冬枣智能选果“神器”上线

西北信息报 2020-07-16 00:48 大字

7月9日一大早,大荔县羌白镇羌东村,一辆辆满载冬枣的三轮车驶进这里的新禧家庭农场合作社,负责人张全喜上前查验冬枣品质,经过与枣农的一番交流,双方皆大欢喜地完成交易。一旁一台等待许久的庞然大物,正跃跃欲地开始工作,对今天收购的冬枣进行检验、筛选,这是让张全喜引以为豪的一台“秘密武器”。

据介绍,这是新禧家庭农场合作社投资180万元引进的冬枣智能标准代分拣生产线,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和电脑光电智能分拣,最多1小时可以分拣4吨冬枣。记者在现场看到,机器开动时,一筐筐新鲜的冬枣被放上轨道,自动输送、翻转、倾倒,通过传送通道几位工人的铺平、初选,一颗颗冬枣进入电脑光电职能分拣程序,只见里面蓝光闪烁,可以识别检测冬枣的颜色、形状、级别、重量等重要指标,并按照分类通过不同的通道输送出来,进入8条不同的通道,几位熟练的工人只需要等待出口处,将自动称重的冬枣做最后的筛检、装箱即可,让人大开眼界。

据了解,新禧家庭农村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经带动周边356户农民种植冬枣近5000亩。随着冬枣进入成熟销售旺季,每天大约会有5万斤左右的高品质冬枣,从这里销往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地。负责人张全喜介绍说,随着业务量的不断拓展增加,传统分选机器和方式用工量大、分拣不精细等问题暴露的越发明显。经过多地考察,采购了目前这组光电标准化分拣一体化设备,以前5个人完成的工作,现在一个人就够了,大大提供了工作效率和分拣质量。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场的工人们各司其职、工作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听工人们讲,原先这里到处都挤满了人,一到收购高峰的时候,非常的忙乱,有时候工作强度一大,每个两三个小时工人们就需要休息,而且时间一就,分拣的也不细,品质有时候保证不了。

长年在新禧农场打工的羌东村村民马娟丽感慨地说:“以前都是把枣倒到床上,6、7个人围着一张床,不停的用手拨,分辨大小、好坏、装箱,现在有了这个机器,就连分量都是设定好的,咱只要盯着装箱就好,轻松多了。”

都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下大荔冬枣逐渐进入销售旺期,大量优质冬枣成熟上市给许多收购冬枣的专业合作社、电商、客商等也带来不小的压力,往年光冬枣的筛选、分拣、打包让大家犯了难,经常出现费时费力还标准不一、市场反馈不好的情况。今年,大荔县不少冬枣合作社和电商企业尝试引进自动智能化果品分拣设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证了冬枣的品质,成为该县冬枣产业提质增效的利器。

无独有偶,除了新禧家庭农场合作社之外,从事电商农产品销售的大荔冰鲜生电商有限公司的陈治国,从德国引进的冬枣筛选机也正在高速运转,标准化、精细化的分类让公司的网上订单节节攀升,客户点赞、好评不断。

从大荔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大荔县全县冬枣种植面积42万亩,2019年产量突破50万吨,产值50亿元。大荔冬枣还入选了G20杭州峰会专供“总统套餐”,位列全国区域公用品牌第11位,品牌价值44.94亿元。近年来,大荔县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推进大荔冬枣等特色农村品标准化生产,推进智能设施、绿色生产等技术创新和示范,加大扶持新建冬枣4.智能选果线,进一步巩固和唱响了大荔冬枣品牌。

本报记者 乔刚 通讯员 党宇杰

新闻推荐

大荔县农业农村局20万尾鱼苗投入洛河

近日,大荔县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鱼类增殖放流活动在段家镇洛河河畔举行,20万...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