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教育助大荔“帮企纾困”

三秦都市报 2019-11-17 01:49 大字

“村上和镇上定期叫红枣局专家、农业技术老师给我们进行技术培训,雷北村种植大户技术能手也和我们枣农经常交流,我的一亩温棚和六亩钢架棚冬枣,今年就挣了二十七八万元。”范家镇雷北村五组村民张立峰高兴地说。

大棚冬枣是大荔县范家镇雷北村的特色主导产业,这几天冬枣进入了秋冬季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村上组织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大棚,手把手教群众冬枣管理技术,为明年丰产增收打下基础。村两委还充分发扬雷北精神,建立雷北电商平台、提升硬化生产道路、亮化巷道,及时解决大伙关心的“卖枣难”“路不畅”“灯不亮”等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中垦乳业华山牧场,工人们正在有序忙碌。“县畜牧发展中心对我们企业发展很关注,得知我们正在实施‘粪肥’资源化利用‘循环农业’项目,帮助我们解决了立项审批手续、电力等问题,目前发酵池、锅炉房建设80%的土建工程已经完成,设备正在采购中。”中垦华山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先胜一边引领我们参观场区,一边感激地说。据了解,这只是大荔县在主题教育中推行的“真包”“真抓”“真问”“真帮”“真诚”“真金白银”六真工作法的一个缩影,更是“帮企纾困”活动的有力举措。

大荔县还通过主题教育,全面排查,建立机制,分类施策,学以致用,以学促改,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围绕脱贫攻坚、教育医疗、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共检视存在问题1700余个,研究整改到位1360多个。围绕冬枣、黄花菜等产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制定出加快标准化生产、提升合作组织能力、加大金融支持等16条具体措施,引助并举助推产业升级。

通讯员王宁史平

新闻进行时

新闻推荐

■“本报携手公益人士为26位甘肃籍英烈寻亲”追踪 曲子,一座热血之城

自本报10月30日刊发为长眠在荔北战役(陕西大荔)烈士陵园的26名甘肃籍烈士寻亲的报道后,几天来,本报新闻热线0931-4286666连续...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