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同日生丨小城里的体育梦
渭南日报 记者 程瑾
李军奇从西安体育学院毕业的时特别纠结,他想留在西安,但父母执意让他回渭南找一份稳定工作。
那是2004年,1980年10月1日出生的李军奇刚刚24岁,不甘心囿于一个安稳工作的年纪。但农家子弟出身的他,不忍拂了父母对“铁饭碗”的期盼,还是来到渭南工业学校(现渭南技师学院)做了一名体育老师。
尽管是渭南人,但自幼在大荔农村长大的他,对这座城市的认知几乎是零。“我当时想,再怎么说也是座城市,能差到哪去?可没想到来了一看,学校还是土操场、煤渣跑道……”多年后,李军奇坐在宽敞明亮、布置干净、各项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的渭南市体育中心的办公室里,忆起刚来渭南的场景,觉得像是做了一场梦,而自己竟亲身参与了这场梦的实现过程。
李军奇自小就热爱体育,最喜欢在体育课上和同学们打篮球、羽毛球,尽管操场上尘土飞扬,羽毛球器材必须找体育老师借才行,但他却从中收获了其他课堂上得不到的快乐。而他最喜欢的就是和村里的男孩子一起围在电视机前看世界杯,尽管大家常常因各自支持的球队不同而闹意见,但那些转身就忘的“小恩怨”,反而成为成年后的美好记忆。
“那时候就有个体育梦,如果我们也能有一个足球场该有多好,如果我能现场看一场球赛那简直太棒了!哪怕不是世界杯。”李军奇说起小时候的梦想,笑容灿烂。
李军奇的梦想在他读大学的时候都顺利实现了。学校的操场塑胶跑道环绕大片绿茵场,各项器材和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李军奇总和同学们在这里踢球,没课的时候也没少去省体育场看足球比赛。
可回到渭南,他突然觉得这个已经实现的梦想又要破灭了。学校的土操场设施简陋,组织篮球赛需要来回用石灰画场地。因为没有场地,学校也没有开设相应的足球课程。那时候,全市仅有的体育场在解放路上,连室内游泳馆和足球场地都没有。李军奇记忆中渭南高新区一所私立学校有足球场地,但没有面向社会开放。
李军奇有些沮丧,有些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是想在体育事业上作出一番成就的,至少能参与一些重大体育赛事的组织,可看起来实现这个愿望有点悬。
是父亲的话点醒了他。“办法永远比困难多,抱怨后悔还不如干好你现在能干的事情。况且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渭南肯定比你想象中要发展得更快更好。”
父亲的这番话,李军奇听进去了。不久,他就被市委、市政府组织的一次篮球比赛抽调去当篮球裁判的工作,这件事情让李军奇高兴了很久。2014年,渭南技师学院标准足球场刚刚修建好,李军奇便和同校的老师策划组织足球赛,拉赞助商、邀请裁判员、参赛队伍、写申请书、做广告牌……外人看来杂七杂八的事情,李军奇却干得不亦乐乎。最终那场足球赛,他们邀请了各个县的参赛队伍,观众人数更是超出李军奇的预期。
“那时候太高兴了,大家的体育热情太高了。”李军奇笑着说。尽管组织比赛费时费力费心,但李军奇乐此不疲。他说,干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充实得很。
近10年来,渭南市将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建设体育强市的意见》,这座小城市的体育事业好像坐上火箭似的日新月异。随着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训练馆、射击馆的全面建成投用,极大满足市民体育运动需求的同时,也为渭南这座西部小城争取到了举办各类大型赛事的资格。诸如“丝绸之路”国际足球赛、自行车赛、中德足球夏令营、全运会(男、女)篮球预赛、中甲联赛、NBL全国男子篮球联赛等国家级以上赛事,李军奇几乎每场都参与组织了。
自从体育中心建成后,2015年12月李军奇就被借调到市体育中心工作。为了推动全市体育产业更好发展,2019年渭南市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李军奇担任该公司的总经理。他最初就职的渭南工业学校也发展成为渭南技师学院,如今,走进学校的大操场,最先看到的是一圈八道的跑道,中间环绕着大大的绿茵球场。
“别说大学了,现在我们全市包括各个县的小学都有了足球场,小学都开设足球课,我儿子今年读小学,每天下午都参加足球训练。”李军奇笑着说。
采访末了的时候,李军奇说,现在才深刻体会到父亲的意思,觉得回到渭南是最正确的人生决定,因为在这里体悟到了又苦又甜的梦想实现的过程,真切地感受到了发展所带来的“获得感”。
这种“获得感”就是每一个如李军奇一样的普通人梦想逐渐实现的过程。
(作者:黄河金三角网)
新闻推荐
家居消费,品质为先。2019第三届中国家居品牌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在200多名行业大咖、600多名企业代表的见证下,公开发布“20...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