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故事 王辉一心为民办实事

陕西日报 2019-03-04 08:39 大字

本报记者卢新智

“王书记给咱村上脱贫攻坚出了大力了。”提起“全省优秀第一书记”“陕西好青年”大荔县东城街道长安屯村第一书记王辉,村民们不由得伸出大拇指。

长安屯村过去底子薄,几乎没有什么特色产业,群众脱贫缺少有效途径。王辉到任后,了解到茶菊是一种降血压血脂、延缓衰老的好产品,市场前景好,经过考察论证,最终确定村上发展茶菊产业,并千方百计争取扶贫产业资金。村上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去年,长安屯村茶菊种植规模由前年的20亩扩大到200多亩,高标准建立了茶菊产业扶贫示范园。茶菊5月栽植,10月下旬收获,除去投资、务工人员工资和村集体发展基金,剩余部分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

王辉从用好“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政策红利入手深化改革。去年10月,他通过积极协调,按照“村级自查为主,群众民主参与,镇办审核验收”的思路和“收集意见、酝酿讨论、会议决议”的程序,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3045人;在全面、真实、准确、不重不漏的前提下进行清产核资,将清理出来的资产资源股份量化到人颁证到户,赋予成员对集体资产股份的占有权和收益权,使长安屯村成为大荔“股改第一村”,为全县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优秀范例。长安屯村农村改革走在了大荔县前列。他在担任长安屯村第一书记的两年间,村里实施了“净化、绿化、文化”的“三化”提升全覆盖,建成了示范巷道5条、星级庭院50户,卫生改厕实现全覆盖。

在王辉和“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长安屯村初步实现了“四个美”:功能完善阵地美,整合了村卫生室、扶贫托管中心、爱心超市等,为村民提供了一站式服务;前景广阔产业美,发展茶菊、玫瑰产业,探索出了长效脱贫的路径;规范整洁村庄美,门前有花,屋后有树,家家有家风家训,村子有生态涝池;治理有效乡风美,提倡“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小事不办”,减少人情往来负担,全村控制丧葬事宜20余起,节约费用近40万元。

在“千村示范、万村达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中,长安屯村荣膺全省首批“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村”称号,王辉也荣获“全省优秀第一书记”、第六届“陕西好青年”等称号。

新闻推荐

精致宜居让百姓安乐和谐

通讯员李华记者单江鹏“让城市更舒适、更宜居、更安全。”大荔县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为品质城市建设提出了让百姓安居...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