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红薯 红遍韦林 大荔县韦林镇东高村村主任张引红谈脱贫攻坚工作“秘籍”
本报记者 武德平
见到张引红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他正在田间地头指挥着群众拾红薯。前面是大型拖拉机收获,后面是村里的贫困户们捡拾、套袋、装箱。10月19日,记者来到大荔县韦林镇采风,偶遇韦林镇东高村村主任张引红,他黑黑的,瘦高个子,看起来很壮实、很敦厚、很睿智。
“你是这个村的头儿?”记者问。
“什么头儿啊,我就是个普通农民,为大伙儿服务哩!”张引红说。旁边一位老汉笑呵呵地说:“他哄你哩,他是我们村的村长,带领我们种红薯脱了贫,致了富,他对我们真的是太好了。”
这个村地处沙苑的边缘,土质绵沙,是发展红薯产业的最佳区域。张引红介绍说:“全村7个村民小组1672人、6500亩绵沙土质耕地。我们村里有个红薯专业合作社,几年前,我从临潼引进了红薯新品秦薯4号,我们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包种包收’一条龙服务的模式,吸收全村的贫困户加入到红薯产业的各个环节,让贫困户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有的贫困户依靠红薯一举脱贫!”
在东高村的村委会,记者见到了贫困户胡彦荣,他高兴地说:“我们村的合作社真的是给我帮了大忙了,我家从种植到收获到销售,我几乎没有操过心,今年我种了20亩红薯,亩产2000多公斤,收入了11万元,真正脱了贫。”有的贫困户说:“不光红薯卖钱了,我现在给合作社打零工也能挣钱。”
张引红还介绍说:“目前,我们村的红薯销往了北京、甘肃、宁夏、河南等地,销售已接近尾声,将在10月底收获完毕。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红薯种植面积,打造优质红薯品牌,促进农民增收。明年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亩,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和广大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大荔县畜牧兽医局驻东高村“第一书记”宋天智向记者介绍,东高村的红薯以“干、绵、甜”名声外扬,今年9月9日,东高红薯专业合作社社员们精心挑选装箱,为北京中行总部运送了3000多公斤红薯,我们东高村小小的红薯真正撑起了一个大产业,让贫困户依靠红薯脱了贫,致了富。
张引红说:“今年8月,大荔县的县长翟玉宝来到我们村,看到丰收的景象,非常高兴,他鼓励我们村要再接再厉,发挥地理资源优势,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求,抓好红薯、红萝卜、红辣椒这‘同州三红’产业,做大做强传统农业,把农村经济振兴起来,不折不扣地把脱贫攻坚的硬任务拿下来。”
韦林镇党委书记朱新潮告诉记者:“红薯、山药和红萝卜是韦林镇的三大产业,红薯这一产业按照亩产2000公斤计算,每亩收入按照5000元计算,仅此一项可给全镇带来1.2亿元左右的产值,每年收获期间还可带动贫困户和广大农民群众近6000人从事挖红薯、挖萝卜和装箱外运挣钱,贫困户月收入平均在3000多元。我们韦林镇还正在建设红薯产业园,将红薯上市时间提前两个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产业效益,做强做大自己的品牌。
大荔县神奇的沙苑,孕育着沙苑人殷切的希望,东高村忙碌的村民们说说笑笑谈论着丰收的喜悦。张引红圪蹴在地头一堆红薯旁,手拿着馒头和大葱,一边吃,一边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新闻推荐
本报大荔讯(通讯员薛晓斌记者单江鹏)11月1日,在大荔高铁站南侧的玫瑰湖注水口,引自渭河的河水正通过引水管道注入湖中,水波潋...
大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荔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