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幸福民生新答卷 ——渭南市保障与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渭南日报 2018-10-08 06:06 大字

本报记者高娟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医疗、房价、物价、社保……每个词背后所隐含的内容,浓缩成沉甸甸的“民生”二字。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民生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把造福渭南人民作为一切重大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伴随着一项项民生新政、一桩桩民生实事的落地生根,我们欣喜地看到,渭南经济社会在健康发展的轨道上稳步前行,渭南市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群众期盼解决的就医、住房、养老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的关怀,增强了发展信心,形成了奋发前行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保障让群众病有所医

“现在我们生病了,再也不用担心住不起院了。”大荔县冯村镇今年62岁低保户张女士心中漾着满满暖意。张女士十几年来膝盖疼,但舍不得花钱,就吃点止疼片硬扛着。结果近两年来,两个膝盖疼得腿都直不起来。去年6月份,家人凑了3万多元到县骨科医院做了手术,如今好了。“现在政策好得很,这次住院费除了通过农村合疗报销外,还享受了低保医疗救助,总共花了不到4000元,感谢党,感谢政府。”张女士对渭南医疗救助制度满意地竖起了大拇指。

张女士的经历不是个例。今年以来,渭南市不断提升医疗救助水平,扩大救助对象范围。对特困供养人员住院实行全额救助,对低保对象按70%比例救助,年度封顶线提高到3万元;将所有建档立卡对象全部录入医疗救助数据库,取消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救助门槛;全面推进救助对象资助参合工作,对所有特困供养人员、农村低保对象全额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践行核心价值观 服务渭南新发展

本报评论员合阳74岁老人杨九荣义务为小区住户服务十余年;全国最美家庭王毅一家家庭和睦、宽厚待人、热心公益;华阴志愿者服...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