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水”里生 冬枣“住”大棚 特色化发展带来果蔬飘香的陕西大田园

三秦都市报 2018-08-04 03:02 大字

“这里是1300亩大樱桃种植园”“这里是360米葡萄长廊”“这是203个日光大棚哈密瓜”“这是110个设施大棚冬枣基地”……走进关中平原上的陕西农垦集团直属农场,个个特色鲜明,果蔬飘香,生机勃勃。

有着渭河及其支流的滋润,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的渭南地区是“关中粮仓”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布于此的陕西农垦华阴农场、沙苑农场、大荔农场、朝邑农场引领着陕西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同时还兼顾向周边群众提供社会化服务。

一路走过,满眼皆绿,果树成林,蔬菜成片,设施农业大棚座座相连。除了粮食主产的小麦、玉米、大豆、冬枣、大樱桃、西洋梨、葡萄、甜柿子等特色水果及蔬菜向着规模化、品质化发展,此外,火龙果、百香果等受百姓欢迎的南方水果也走进了华阴农场和大荔农场的设施大棚中。

烈日下,走进沙苑农场2300亩设施蔬菜种植基地,一派郁郁葱葱,提供技术支撑的“院士工作站”建在田间地头。步入水培韭菜温室大棚,韭菜的清香味扑鼻而来,与“土”生“土”长的韭菜不同的是,这里的韭菜安家在自动控制的循环流动营养液里,根须通过一排排有孔的塑料盘扎根在水中生长。据农场职工李黎介绍,营养液配方根据韭菜需求而定,全程无农药,省时省力,避免病虫害,并且不受气候制约,年均亩产2000多斤。此外还有无土黄瓜等有机蔬菜的种植。

目前,“朝丰”牌冬枣获得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成为大荔县冬枣生产销售集散中心之一。此外,“遇见安红”有机葡萄、“英考”大樱桃成为市场认可的新品牌。据了解,近年省直农垦不断推动果蔬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升级,由扩面增量向提质增效、实现精特转型,绿色果蔬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2.5万亩,不仅供应了陕西市场的需求,还远销到省外市场。

本报记者文锦

走进陕西农垦 系列报道三

新闻推荐

谱写军地和谐发展新篇章 吴蟒成带队慰问驻渭部队官兵

本报讯(记者杨晓妍)“八一”建军节前夕,7月30日下午,市政协主席吴蟒成带队赴华阴市、大荔县,看望慰问驻渭官兵,与官兵亲切座谈,...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