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各界导报 2018-06-21 01:39 大字

贺书田贺书田白宜勤白宜勤丁小军丁小军张张锋锋吴平魁吴平魁陈陈勇勇郭绍敏郭绍敏方方明明高高亮亮苟润祥苟润祥省政协委员、咸阳市政协主席贺书田代表住咸阳省政协委员视察团

加强“五个引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一是加强转型升级引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整合农村土地、项目、企业、技术、劳动力等资源,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加强党建工作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和激活村级组织的工作制度和议事规则。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典型示范引领。大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与农民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组织农民有偿参与农业现代化的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与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是加强科技信息化引领。进一步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抓好名优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加速农业科技转化。

五是加强文化品牌引领。树立品牌化发展理念,将地方、民族、民俗特色文化内涵融入到农产品宣传推广中,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以品牌文化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共享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成果。

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白宜勤

振兴乡村产业应着重把握好五个重点

一是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旋律。坚持市场导向、问题导向、效益导向,调好区域,调优结构,调高品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产品优质化、产业多业化、供给多元化,满足新需求。

二是把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总定位。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走特色路、打特色牌,依靠资源布产业,依托主体兴产业,久久为功强产业。

三是抓住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关键点。用工业化思维、市场化理念、企业化管理,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促进加工转化,打通三产融合通道;推进品牌培育,叫响做亮“陕牌”;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板块,推进农旅文融合,实现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多功能拓展。

四是坚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总方向。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发展,还农业本色。

五是用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总依托。以培育能引领全产业开发、能稳定带动小农户的企业、合作社为重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盘活用好农村集体资源,带动小农户参与产业发展、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省政协常委、省司法厅副厅长、省民革副主委丁小军代表民革陕西省委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创富

一、加快陕西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保证现有优势农产品种植和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种植质量和商品化率。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提高附加值,从增加优质安全农产品供给上着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积极探索农民与涉农企业、涉农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订单生产、股份合作、产销联动、利润返还等方式,探索“土地租金+务工工资+收益共享”“保底收入+年底分红”等多种收益分配形式,使各类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和价值链联合体,让农民享受农业产业化发展红利。

三、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以特色小镇为平台带动乡村富裕,促进农民增收。

四、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发展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提供各类农技推广、产业技能等培训,让农民承担乡村振兴重任;加大农产品交易仓储设施、冷链物流中心等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升农村信息化服务能力,为农民增收创富提供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渭南市大荔县政协主席张锋代表大荔县政协

探索践行大荔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一、把握乡村振兴内涵,不断解放思想观念。坚持全域统筹、融合创新理念,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处理好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关系,使其相互衔接、有效融合、统筹推进、共同发展。

二、通过深化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垃圾处理三场生态革命,持续优化环境质量。

三、启动“两项”工程,凝聚乡村发展合力。实施“113”人才振兴工程,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返乡大学生、县镇(街道)机关优秀年轻干部等高素质人才到村任职,为乡村全面振兴储备人才。实施“六乡工程”(即能人兴乡、绅士返乡、企业援乡、市民下乡、人才活乡、科技强乡工程),最大限度挖掘“三农”发展潜力,推动全社会、全要素、全方位参与乡村建设。

四、建成全域农业公园,唱响乡村全面振兴。实施“农业+”,做强做精优势农业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农民增产增收。实施“旅游+”,培育打造旅游新业态,全面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实施“体育+”,做优体旅融合,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实施“文化+”,让文化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点睛之笔、闪亮招牌。

省政协常委、省民建常委、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吴平魁代表民建陕西省委会

推进陕西省农村供排水一体化的建议

一是开展系统性的农村环境规划研究。建议由专业科研院所分区域有针对性地研究农村环境问题与控制措施,提出陕西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系统规划,有序推进农村供排水一体化与美丽乡村建设。

二是积极构建供排水一体化。要按照现代特色小镇和绿色宜居的新理念,促进农村供排水一体化发展。合理利用雨水和污水资源,建立涝池等适宜的生态水景观,营造和谐有序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壮大从事农村环境治理的企业,促进废弃物循环产业规模化发展。

三是强化饮用水处理工艺。结合村落分布和供水人口规模,取缔小型无处理设施且水质不达标供水点,建设联村连片式集中供水处理站,提高饮用水供水质量。对无经济条件建设完善的饮用水处理区域,根据水质超标情况建立小型化、经济型处理设施,确保水质健康安全。

四是有效处置农村污水。针对分散型、污水量少的村落,要利用户内分散处理装置消纳污水,无经济条件的可以推行生态渗坑等简易处理设施。针对聚集程度高、污水总量大的村落,要建设污水集中处理示范工程。针对厕所污染物处理难题,要引导社会资本推行无供排水的生态环保厕所。

省政协委员、安康市政协主席陈勇代表政协安康市委员会

狠抓“三变”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议出台全省关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着力在落实项目、人才引进、资金支持、融资渠道等方面拿出务实管用的举措,引导各地壮大一批、引进一批、新建一批经营主体。

二是加大培训宣传力度。建议省上分批次开展全省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轮流培训和学习考察,使他们真正成为引领群众开展“三变”改革的行家里手。

三是选好配强村级组织带头人。建议各地在选配村“两委”班子时,强化“能人”治村,推广村企合一,用好“三项机制”,切实把优秀人才配备到村“两委”任职,起到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堡垒作用。

四是强化风险防控。严防生产经营风险,引导经营主体加强现代农业生产装备、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严防利益侵蚀风险,严禁借“三变”改革之机侵占、支配集体资产等问题。严防社会稳定风险,建立“三变”改革社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预警监测,及时纠正改革偏差。

五是坚持有序推进的原则。建议省上注重制度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有序推进,不搞“齐步走”“一刀切”。

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省民进副主委郭绍敏代表民进陕西省委会

发展“智慧农业”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宏观指导,以政策杠杆撬动效益农业。加强顶层设计,强化投入保障,积极创新规模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智慧农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是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突破“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在农业设施中的应用;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综合服务站等各种终端的覆盖面,确保农业信息资源的可及性;坚持产学研结合,为系统集成和批量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完善资源数据库。加强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建立健全农村信息资源数据库;建立市县两级农业生产决策指挥调度中心和专家平台,加强农户需求的多样化研究,完善有关农业数字化模型,解决农业生产决策“专业化”问题。

四是加快农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视农业科技队伍建设。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农业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现有村镇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大信息服务力度;建好农业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使其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阵地。

省政协常委、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咸阳师范学院院长方明代表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是注重法规保障。建议尽快制订《陕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条例》,将职业农民培育过程细化为“规划设计、招募认定、绩效管理、收入福利、职业保障、准入竞争”六个模块。

二是完善规划设计。依据陕西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和农业资源现状,建议按地理区域科学预测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和职业农民的需求数量与种类,编制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划》。

三是创新招募认定。明确区域新型职业农民收入福利待遇,分类招募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有效整合政府、高校、社会等教育培训资源,合力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重视农业技能考评。

四是细化绩效管理。分类制定职业农民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配置农业资源、发放农业生产和职业补贴、享受农业职业保障的重要依据。

五是提高收入福利。完善和创新收入补贴办法,政策向专业技能农民倾斜,营造社会对农业职业和职业农民认可和尊重的氛围。

六是增强职业保障。加大职业农民在职教育、土地持有、金融信贷、职业培训、经营保险等方面的保障力度,优化工作环境。

七是优化准入竞争。

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陕西海升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亮代表省工商业联合会

关于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一是乡村振兴要以发展产业为基石。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陕西省农业供给侧质量水平;另一方面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释放乡村发展活力,推动乡村经济优化升级和农业产业空间重构,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二是乡村振兴要以科学治理为保障。治理越有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一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有效协调农户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二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其核心作用和带动作用,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创造条件让优秀人才发挥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智力支持和资源支持。

三是乡村振兴要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良好的生态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一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乡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二要加大生态资金投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三要完善生态保护治理机制,确保陕西省“乡村振兴”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省政协常委、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苟润祥代表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几点建议

一是理顺工作管理机制,夯实责任形成合力。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建设,有序推进布局调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编修县域乡村建设规划,严格村庄规划建设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建设查处机制。明确村庄定位,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生态宜居的村庄建设格局。

三是突出整治重点难点,不断提升宜居水平。突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培育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体系。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倒逼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加大污水处理力度,确保达标排放。扎实开展村庄公共空间整治,打造宜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四是强化资金科技支撑,建立管护长效机制。建立由省到县的涉农资金整合长效机制,统筹使用各类资金。加大科技投入,研究符合陕南陕北关中三大区域实际的技术规程,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五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培育生活文明新风。切实发挥党员干部、“新乡贤”的带头作用,形成共建共治的良好氛围。重视发挥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的激励作用,引导群众自觉养成文明生活习惯,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作出贡献。

新闻推荐

陕西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

  本报讯(记者苏怡)6月18日是端午假期的最后一天,陕西铁路迎来旅客返程高峰,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当日...

大荔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荔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