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两千年的秦封泥故事

陕西日报 2018-05-25 06:27 大字

专家演示把印盖于封泥之上,以防私拆,并作信验。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向红

  文书信件在拆封处,承办人用印章钤盖泥封,是秦代为保证文书安全而采取的加密手段,起着“以检奸萌”的作用,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保密法”实施措施。如今,存留下的秦封泥成了研究秦代历史的事实依据。

  20世纪90年代中期,西安北郊汉长安城遗址大量秦封泥的发现和出土,在中国文物考古界引发强烈关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不失时机地收藏了其中的781枚。这些秦封泥包含了对秦代职官、地理、文书、玺印、书法等方面的内容研究。5月16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公布的秦封泥最新研究成果,是有关渭南辖区的8枚封泥,分别是“下邽丞印”(渭南)、“重泉丞印”(蒲城)、“临晋丞印”(大荔)、“怀德丞印”(大荔)、“宁秦丞印”(华阴)、“蘋阳丞印”(富平)、“白水之苑”(白水)、“白水苑丞”(白水)。它们佐证了渭南县治历史的发展脉络,揭示了秦朝时期“大西安”的版图:不是仅指现在的西安市,还包括咸阳、商洛、渭南、杨凌和宝鸡,这一研究成果,必将对这些地域历史深度探寻、文化遗产保护和地域文化特色旅游等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佐证历史脉络

  距今2200多年的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在政治、军事、经济、交通、文化及对外开拓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政策,诸如:车同轨,书同文,还有影响深远的郡县制。

  我国的县建制始于春秋,因秦代推进郡县制而得到巩固和发展。2200多年来,县一直是我国国家结构的基本单元,稳定存在至今。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藏的100多枚郡县秦封泥,正是见证这一成功制度的重要文物和实物。秦时渭南诸县,是秦都咸阳内史郡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经济、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照秦时的关中诸郡图发现,当时的内史郡与现在“大西安”的概念在地理上多有重叠,秦文化研究会秦封泥专业委员会主任庞任隆说:“内史郡就相当于现在的‘大西安\’,它不仅是指现在的西安区域,还包括咸阳、商洛、渭南、杨凌和宝鸡5个区域。而这次公布的8枚封泥在内史郡的地图上都能找到对应的秦时地名,如此看来‘大西安\’也找到了自己的源头。”值得注意的是,在这8枚秦封泥中,始终没有变的县名是“白水”,“白水”这个地名在当地传承延续了4000多年,其标志是“仓颉造字”故事的流传。如今县城西北的史官村有仓颉墓、仓颉庙。因此,学界也有人认为白水是仓颉造字的发源地,因为“源泉”的“泉”字分开来就是白水,所以,“白水”地名一直未变或许和此有关。

  重现历史留痕 

  一年前(2017年5月16日),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公布了“右丞相印”“上雒丞印”“栎阳丞印”3枚秦封泥学术研究重大成果。其中,“右丞相印”是代表秦代“三公九卿”最高级别的孤品官印,当时盖有这枚官印的信件,是呈送秦始皇亲自过目的重要文件,包括李斯在内的多位秦丞相都可能使用过这枚印章。这枚“右丞相印”秦封泥,是陕西文物普查中陶质文物的最高成果,为国家一级文物。比起一般的秦封泥,这枚“右丞相印”封泥更大一些、字迹更完整。它直径2.5厘米,上面有清晰的秦小篆。这枚秦封泥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

  “上雒丞印”和“栎阳丞印”秦封泥的出现,则改写了我国古代关于标记城市地理位置的记载。

  专家对“上雒丞印”秦封泥的研究发现,当时秦都直属的关中诸郡内,还有个应在今天丹凤一带的上雒丞(县),上雒丞(县)并不是史料记载的商丞(县)即今天的商洛市,这有力佐证了在秦代商丞(县)与上雒丞(县),是两个同时存在的地方,并不能混为一谈。

  “栎阳丞印”秦封泥,则以实物证明了秦汉栎阳古城(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的存在,而此栎阳城与唐栎阳城(今临潼区栎阳街道)是两个地方。由此厘清了历史上有两个栎阳城,确立了它们各自的地域分布和时代特征,对唐栎阳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断代作用。

  展开历史研究

  2014年5月,被列为西安市宣传文化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的“秦封泥特展”在西安展出,共展出秦封泥代表性精品251枚。2015年12月,由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馆长庞任隆主编的《秦封泥研究》一书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学术界反响强烈并引发关注。2017年10月,“秦文化研究会秦封泥专业委员会”落户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邀请了全国4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秦封泥研究工作。同年,该专业委员会再版发行了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首任馆长傅嘉仪所著的《秦封泥汇考》一书,还在商洛市成功举办了“商於古道——商洛市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先后收到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20余篇。这些系列研究活动的开展,让秦封泥的研究价值以及蕴含秦代文明的重要信息,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关注。

  由于秦朝历史短暂,文献资料较少,秦封泥的出现对研究秦的历史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记者获悉,为更好地研究并利用好秦封泥的价值,“大秦渭南——渭南秦封泥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8月8日在渭南市举行,论文征稿工作已经启动。期间,主办方将组织秦封泥遗迹考察交流等活动。

  5月21日,记者在西安中国书法艺术博物馆见到了该馆收藏的781枚秦封泥。目前,专家们正在对其中的100多枚秦郡县封泥展开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还会有更多谜题被揭开。

新闻推荐

秦封泥研究第二批成果公布,专家指出—— 秦时大西安包括渭南等地

8枚秦封泥的复制品首席记者张佳摄本报讯(首席记者张佳)“大西安”找到了自己秦时的样子您信吗?5月16日在西安中国书...

大荔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荔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