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上接第一版)

渭南日报 2017-11-20 01:53 大字

(上接第一版)实施秦岭北麓中草药生态开发,“道地”药材繁育种植,在华山脚下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园,在蒲城、大荔、澄城等县发展生物肥料、饲料、农药、兽药项目。建设“秦药”集散地,打造1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依托渭南高新区及大荔、韩城经开区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建设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打造1000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

实施富平高新区航空铝型材、涂装材料项目。培育聚乳酸生物产业,开发汽车用料、工程土木材料及服装面料,打造100亿元新材料产业集群。

建设卤阳湖民机试飞基地、富平通航产业园、蒲城内府机场、韩合、华山机场以及航空服务业,打造500亿元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实施矿山生态循环,发展新型陶瓷、生态水泥、环保涂料、护栏墙体、石材及废料加工等绿色建材,打造1000亿元产业有色建材产业集群。

建设丝路新文化创作平台、演艺会展、创意产业园,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1000亿元文化产业全域旅游产业集群。

实施白水苹果、蒲城酥梨、合阳红提、韩城花椒及富平奶山羊、大荔牧场等果蔬奶畜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项目,打造1000亿元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打造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渭南去年就利用市级平台成立政府引导基金22只,募集资金总额376亿元,这些基金中专门设立了新能源产业基金、航空产业发展基金等,用来支持高新区、卤阳湖等地产业发展,用来解决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建设面临的融资难题。黑猫焦化、伟恒生物、红星美羚也已通过上市融资。功夫下在“有效”上高新技术企业驱动渭南跑出“加速度”

转型升级伴随着“发展阵痛”与“发展潜力”的较量。一方面,“三高一低”的经济产业正在面临淘汰、外迁。特别是在环保风暴下,大批“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的企业被关停撤并;另一方面,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特点的高端制造产业正在兴起,这些产业由此所带有的经济吸引力也在不断聚集。

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渭南决策者深刻认识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要在扩大投资、消费、出口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在全要素优化、保障、提升上下工夫,以高新技术企业驱动渭南跑出“加速度”。

支持企业搭建研发平台,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和水平。今年以来,支持沃特玛新能源等6家公司联合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新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组建冬枣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已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陕西北人印机在2017年省级工程中心评估中再获优秀等次,全市各类研发机构达到57家。

培育科技型企业,为建设“三地一中心”提供新动能。今年以来,渭南市先后两次开展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备案工作,天臣新能源等30家企业为市级科技型企业。组织嘉木精密制造等25家企业开展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首批12家已经在省上公示。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4家。

加强与高校院所对接,推动科技成果来渭转化落地。市政府与同济大学、渭南高新区分别与西安工程大学和西安高新区、富平县与西安工业大学、白水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城市与陕西科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持续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渭试验示范站建设,组织渭南师范学院开展了博士专家科技服务地方行动计划。

渭南国家级高新区“以升促建”成效明显,规工规模已达140亿元;富平、蒲城工业园区成功晋升省级高新区;渭南、卤阳湖及韩城3个经开区产业聚集加快。发展国省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44个,高新技术企业28户,新纳入统计范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企业50户,实体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创新不断加快。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发展,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闯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奋进之路。

定位放在“创新”上

转型升级激发渭南“智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渭南市委市政府以颠覆性创新为突破口,集聚巨大产业链的潜力,用新科技手段作为腾飞的强劲动力,从“制造”转型迈向“智造”,激发渭南强大的动能与生命力。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生动实践在渭南开始了……

落实“互联网+”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安排启动“互联网+”重大项目市级财政预算内投资,支持高新区、产业基地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建设,以及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试点。对接中国制造2015细分行业,重点建设食品、医药、机电、装备等工业3.0、4.0互联网应用平台,在生物医药、有机食品、现代果业、光电一体、通用航空、电子商务等领域,发展O2O、B2C、B2B、P2P等新模式、新业态。

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成立了渭南驻西高新科技工作站和渭南飞地孵化器,健全区域创新体系。渭南驻西高新科技工作站成立不到半年,就组织奥尔德公司等多家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对接,初步落实合作项目9个。西安雷信科技园孵化器综合楼已于8月21日开工奠基。

组建技术交易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先后起草了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办法和意见,其中《渭南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试行)》将以市政府文件印发。渭南市企业12家企业获省科学技术奖,其中陕西神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获一等奖,正在参评国家科技奖。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鼓励“百名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会同市委人才办分赴西南、西北等地50所高校,招引人才。

依托电商,搭建起贯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跳板。市电子商务企业达248家,让许多善用互联网科技的企业家手点鼠标,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依托“互联网+”新模式,建设电子商务创业园、创众空间,集聚孵化电商和电商服务企业,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配送体系,用信息化促进新型工业化,实现传统销售向线下线上互补的转变、由企业单打独斗分散生产向企业共享园区平台抱团协作转变。

我们期待着,未来渭南将通过转型升级跑出发展“加速度”,保持增长“稳定感”,实现经济提质、城市提档、发展提效、幸福增值。

新闻推荐

第三次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召开 到2020年创建3200个美丽宜居示范村

华商报讯(记者张小刚)昨日下午,第三次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梁桂出席并讲话。梁桂指出,要以“干净乡村、美丽乡村、和谐乡村”为目标,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把改善农...

大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