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引进农牧业新品种150多个、新技术50多项,共建成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0个,建立科研示范基地32个,市区两级特派员总数达到67名……榆阳农业有了更多科技含量

榆林日报 2017-09-27 09:42 大字

农业科技人员查看稻谷生长情况

文图/本报通讯员张利平 陈杨

今年以来,榆阳区加大农业科技项目投入力度,通过引进新技术、发展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推进农技服务大荔模式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促使全区农业科技含量显著提升。

1、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示范

依托各涉农技术单位、专家大院及科技特派员,共引进及试验示范玉米、马铃薯、蔬菜、果树、畜禽等农牧业新品种150多个,引进推广了增温器增温、熏蒸器防病、多层覆盖等新技术50多项。直接示范指导面积达10万多亩,示范区良种推广率和新技术覆盖率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7%。

2、发展农业科技专家大院

今年5月,在该区小纪汗镇奔滩村新建了一个榆阳区草业科技专家大院,成立牧草产业体系专家团队,配齐培训室、专家办公室、化验室等软硬件设施,开展了沙地优良牧草品种的引种试验和新技术示范推广,全面启动榆阳区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牧草种植基地提质增效工程。半年来,该区累计开展专项课题研究10项,举办大型科技培训15场,培训全区农业技术人员、中小微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等800多人次,培训专业大户、土专家、基地农民等4000多人次。

3、强化知识产权管理

积极组织榆阳区内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市级科技型企业参加各类企业技术创新培训会、论坛、“创意创新创业”大赛,提升企业科技实力,其中,由榆阳区选送的“早熟、耐密、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金科玉3308”项目在榆林市第五届“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社会组一等奖。

4、狠抓科技特派员创业及***

目前,该区市区两级特派员总数达到67名。全体科技特派员和10名“百人百社”首席农艺师在做好各自的创业点工作的基础上,每人再包扶1至2个重点村或贫困村,实行统一挂牌服务;累计创办、领办、协办各类经济实体22个,专业合作社32个,其他利益共同体23个,服务项目涉及农、林、牧、农机、加工、育种等10多个领域。半年来,各特派员和“百人百社”首席农艺师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00余场次,培训农民达3万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3万余份。

5、推进农技服务大荔模式示范区建设

进一步完善了大荔模式总部各项功能,按照动态管理措施,新建乡镇配送中心和村级连锁店3个,全年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的农用物资和免费的农技服务。半年来,总部共采集检测土样120个,生产复合专用肥3.5万吨,开展配方施肥20万亩,与各大农药、种子、农膜等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实现销售总收入7500万元。此外,聘请12名不同专业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区级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24小时免费解答农民电话咨询问题,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搭建起一条科技高速公路。

6、打造“星创天地”创新创业平台

目前,该区共打造出“大漠果乡”国家级“星创天地”和“大地种业”省级“星创天地”两个创新创业平台,为返乡大学生、农民工、贫困人群等创客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现累计入驻企业10余家,汇聚创客50多名,半年来开展培训20多次,培训人员2000多人次。在此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强“星创天地”平台建设工作,重点培育了“九粮王”和“陕西庄稼汉农资公司”两个星创平台,有望在年底打造成市级“星创天地”。

新闻推荐

满怀喜悦也满怀痛苦

本报讯(刘海滨李晓艳报道)30年前,洛南县一名女子嫁到大荔,不久因感情不和离家出走流落至山西省成了“黑户”。9月15日,大荔县公安局根据山西警方发来信息,经过调查核实,为这位年已半百的无户者补录恢复...

大荔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荔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